扒了超市50瓶酱油后,我们挑出了最推荐的7瓶
扒了超市50瓶酱油后,我们挑出了最推荐的7瓶
在超市选购生抽酱油时,很多人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挑选,会选择最便宜的或者随意抓取一瓶。但实际上,挑选生抽可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生抽是知名的“含盐大户”。超市中随手拿起一瓶,钠含量基本都超过了1000毫克/15毫升。如果在烹饪时再添加一些盐或味精,很容易导致钠摄入超标。因此,关注酱油的钠含量非常重要。
另外,使用生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食物增鲜。这时,“鲜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购买的酱油不够鲜,烹饪或拌菜时很可能只是多加了一些咸味和水分而已。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因此,这次的生抽评测主要关注两个维度:鲜味和减盐。根据这两个标准,整理出了两份生抽酱油榜单,帮助消费者按需选购,避免在货架前犹豫不决。
如何挑选鲜味酱油
挑选鲜味酱油的关键在于查看“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氨基酸态氮可以反映酱油的“鲜味强弱”和“质量好坏”。这个指标通常会标注在产品的包装上,仔细查找就能看到。
根据《国家标准 GB/T 18186-2000 酿造酱油》,酱油的等级是根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来划分的:
图片来源:丁香设计团队
如果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高,可以认为它的味道更鲜,所用原料的品质也可能更好。但某些酱油也可能使用鲜味剂(如X苷酸二钠)来增鲜,虽然属于添加剂,但只要符合规范使用,通常无需过度担心。
鲜味酱油排行榜
**氨基酸态氮 ≥ 1.2 克/100毫升,已经是市场顶级水准了。**除了原料,还依靠配料中添加的多种鲜味成分来提升氨基酸态氮含量。另外添加了白砂糖、三氯蔗糖(甜味剂),增加甜味的同时还能衬托生抽的鲜味。
中规中矩的一款,优势是性价比高。9.9元就能收获一瓶鲜味十足的500毫升酱油,怎么看都是“超会过日子的人”的选择。
这瓶虽然是味事达的减盐款生抽,但是减盐效果并不突出,相比之下,鲜味更胜一筹。味事达是国民老牌子,如果钟爱他家的酱油,下次不妨试试这款“纯味鲜”。
在鲜味酱油排行榜中,钠含量最低,对控盐的朋友来说非常友好。和前面李锦记那款一样,原料是“脱脂大豆”,并且为了增鲜,在配料中用了白砂糖和甘草酸一钾来增甜,另外还加入了几种鲜味成分。但都是符合生产规范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配料简单,鲜味浓郁,第一名给千禾这款生抽当之无愧。配料简简单单,就4种:水、黄豆、小麦、食用盐。而且“零添加”的风潮竟然已经吹到了调味品界。这一款酱油就上述四种成分,没有防腐剂、增味剂。在不添加增味剂的情况下,氨基酸态氮依然达到了1.2克的市场顶级水准,可见原料和工艺的确花了不少心思。缺点就是价格有些高,500毫升要27.8元,买起来肉疼一下。
如何挑选减盐酱油
酱油也是含盐大户,10毫升酱油换算成盐大约是1.6~1.7克,接近每日建议摄入量的1/3了。购买前不妨比对一下货架上的酱油,选择钠含量相对更低的那一瓶。主要方法就是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这里多说几句,大家看生抽钠含量时,一定要注意营养成分表标注的每份是多少毫升。大多数酱油都是按照每份15毫升标注,但有些品牌也会按每份10毫升标注。这样操作会显得钠含量少,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少,只是“障眼法”而已。另外很多酱油品牌也推出“淡盐”“低盐”“减盐”款,大家可以尝试通过包装上的信息筛选一下。
除了上述2点,生抽包装上还有两个信息标识可以帮助你挑选,就是:“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一般来说,它们都代表着更好的生产工艺、品质和味道。
减盐酱油排行榜
这款减盐酱油的钠含量为798毫克/15毫升,在同一品牌中属于优势产品,但和其他品牌的减盐酱油相比,还可以再多减点嘛!
李锦记可能是最先推出减盐酱油的品牌。不过这款薄盐生抽,不仅盐薄了,鲜味表现也比较平淡。优势是在减盐酱油中,价格属于实惠档。
减盐酱油中表现上乘的一款,氨基酸态氮含量超过1.0,属于一级水平。而且这款生抽宣称是“头道酱油”,对口味要求比较高的朋友,可以鉴定一下。因为通常生抽会按一定比例混合头道、一道和二道酱油,其中头道酱油的占比越高,生抽的味道就越鲜。
好啦,2份酱油榜单完毕!但如果你想小小贪心一下:要一瓶鲜味足,钠含量又相对低的酱油。那就看准:海天淡盐酱油。而另外一款“千禾零添加380天特级生抽”虽然钠含量相对高了一些,但鲜味在线,如果你对味道有更高的追求,相信这瓶可以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