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追忆唐代宫廷舞蹈的艺术魅力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追忆唐代宫廷舞蹈的艺术魅力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源自印度的《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后,成为唐代宫廷宴乐中的经典之作。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通过对舞蹈场景、舞者姿态和音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之情。
我以前在元和年间侍奉宪宗皇帝,曾有幸陪他在昭阳殿的内宴上观赏过无数的歌舞。在众多的歌曲和舞蹈中,我最钟爱的还是那霓裳羽衣舞。那次跳舞是在一个春天的寒食节,舞者在玉钩栏杆下的香案前翩翩起舞。她的容貌美得如同玉石一般,身上没有穿着世间常见的俗气衣裳,而是穿着彩虹般的衣裳和云霞般的披风,戴着步摇冠,身上佩戴着琳琅满目的玉佩,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声响。她姿态优美,似乎连罗绮都承受不住她的美丽,时而倾听音乐,时而随着音乐起舞。磬、箫、筝、笛等乐器依次演奏,发出连绵不断的美妙声音。散序演奏了六遍,舞者还没有开始舞动衣裳,就像阳台上的宿云一样慵懒。中序开始时,舞者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就像秋竹被折断,春冰被裂开一样。她的舞姿轻盈如回旋的雪花,优美如游动的蛟龙。她的小垂手像无力的柳枝,斜曳的衣裾像飘动的云彩。她的眉毛轻轻皱起,仿佛在诉说无尽的情思,她的衣袖时高时低,似乎在表达深深的情感。她像上元夫人点化鬟髻,招来萼绿华,又像王母挥动衣袖,告别飞琼。音乐急促地演奏了十二遍,就像珍珠跳跃,玉石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舞者像翔鸾收翅,唳鹤长鸣,结束了舞蹈。当时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舞蹈时,就被深深吸引,凝视着舞者,听着音乐,总觉得看不够,听不够。但是自从我离开宫廷后,已经有八九年没有听到这个舞蹈了。在湓城,我只能听到山魈的叫声,在巴峡,我只能听到杜鹃的哀鸣。直到我调任钱塘第二年,才有心情去欣赏音乐。我让乐师们演奏箜篌、筝、觱栗、笙等乐器,教他们演奏霓裳羽衣曲。在虚白亭前的湖水畔,我前后只听过三次完整的演奏。后来,我被任命为庶子,离开了钱塘,听说那些乐师们也各奔东西了。今年五月我来到苏州,每天听着晨钟暮角,不知不觉已经白头。我经常熬夜处理公文,直到秋天都没有听过音乐。秋天来了,我无所事事,感到非常无聊,突然想起了霓裳羽衣舞,但是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欣赏到。我听说你的部下有很多乐师,就问你有没有会跳霓裳羽衣舞的人。你回答说,在你的七个县里,有十万户人家,但是没有人知道霓裳羽衣舞。你只是寄给我一首长歌,题为《霓裳羽衣谱》。这是一幅四幅花笺,上面画着各种舞蹈的姿态,和我在昭阳殿看到的舞者一模一样。我看着这些画,仿佛看到了舞者的身影,就像昨天和今天一样。我觉得这些画像是从梦中召唤来的,又像是用丹青画出来的。我知道你喜欢霓裳羽衣舞,我也很喜欢,所以我用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你可能还记得我曾经写过“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也写过“曲爱霓裳未拍时”的诗句。我知道,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霓裳羽衣舞也不例外。你说这个舞蹈需要倾城之色的女子才能跳好,但是我觉得,无论是美丽的还是普通的女子,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都可以跳好这个舞蹈。就像吴妖小玉和越艳西施都已经化为尘土,但是她们的美丽却留在了舞蹈中。如果只追求国色天香的女子来跳这个舞蹈,那么这个舞蹈就可能失传了。美丽和丑陋其实相差不远,关键在于人们的重视和推广。所以,即使是李娟张态这样的普通女子,也可以教她们跳这个舞蹈,只要她们愿意学习,就可以掌握这个舞蹈的精髓。
译文
我以前在元和年间侍奉宪宗皇帝,曾有幸陪他在昭阳殿的内宴上观赏过无数的歌舞。在众多的歌曲和舞蹈中,我最钟爱的还是那霓裳羽衣舞。那次跳舞是在一个春天的寒食节,舞者在玉钩栏杆下的香案前翩翩起舞。她的容貌美得如同玉石一般,身上没有穿着世间常见的俗气衣裳,而是穿着彩虹般的衣裳和云霞般的披风,戴着步摇冠,身上佩戴着琳琅满目的玉佩,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声响。她姿态优美,似乎连罗绮都承受不住她的美丽,时而倾听音乐,时而随着音乐起舞。磬、箫、筝、笛等乐器依次演奏,发出连绵不断的美妙声音。散序演奏了六遍,舞者还没有开始舞动衣裳,就像阳台上的宿云一样慵懒。中序开始时,舞者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就像秋竹被折断,春冰被裂开一样。她的舞姿轻盈如回旋的雪花,优美如游动的蛟龙。她的小垂手像无力的柳枝,斜曳的衣裾像飘动的云彩。她的眉毛轻轻皱起,仿佛在诉说无尽的情思,她的衣袖时高时低,似乎在表达深深的情感。她像上元夫人点化鬟髻,招来萼绿华,又像王母挥动衣袖,告别飞琼。音乐急促地演奏了十二遍,就像珍珠跳跃,玉石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舞者像翔鸾收翅,唳鹤长鸣,结束了舞蹈。当时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舞蹈时,就被深深吸引,凝视着舞者,听着音乐,总觉得看不够,听不够。但是自从我离开宫廷后,已经有八九年没有听到这个舞蹈了。在湓城,我只能听到山魈的叫声,在巴峡,我只能听到杜鹃的哀鸣。直到我调任钱塘第二年,才有心情去欣赏音乐。我让乐师们演奏箜篌、筝、觱栗、笙等乐器,教他们演奏霓裳羽衣曲。在虚白亭前的湖水畔,我前后只听过三次完整的演奏。后来,我被任命为庶子,离开了钱塘,听说那些乐师们也各奔东西了。今年五月我来到苏州,每天听着晨钟暮角,不知不觉已经白头。我经常熬夜处理公文,直到秋天都没有听过音乐。秋天来了,我无所事事,感到非常无聊,突然想起了霓裳羽衣舞,但是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欣赏到。我听说你的部下有很多乐师,就问你有没有会跳霓裳羽衣舞的人。你回答说,在你的七个县里,有十万户人家,但是没有人知道霓裳羽衣舞。你只是寄给我一首长歌,题为《霓裳羽衣谱》。这是一幅四幅花笺,上面画着各种舞蹈的姿态,和我在昭阳殿看到的舞者一模一样。我看着这些画,仿佛看到了舞者的身影,就像昨天和今天一样。我觉得这些画像是从梦中召唤来的,又像是用丹青画出来的。我知道你喜欢霓裳羽衣舞,我也很喜欢,所以我用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你可能还记得我曾经写过“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也写过“曲爱霓裳未拍时”的诗句。我知道,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霓裳羽衣舞也不例外。你说这个舞蹈需要倾城之色的女子才能跳好,但是我觉得,无论是美丽的还是普通的女子,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都可以跳好这个舞蹈。就像吴妖小玉和越艳西施都已经化为尘土,但是她们的美丽却留在了舞蹈中。如果只追求国色天香的女子来跳这个舞蹈,那么这个舞蹈就可能失传了。美丽和丑陋其实相差不远,关键在于人们的重视和推广。所以,即使是李娟张态这样的普通女子,也可以教她们跳这个舞蹈,只要她们愿意学习,就可以掌握这个舞蹈的精髓。
注释
- 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 宪皇:指唐宪宗李纯。
- 昭阳:汉代宫殿名,此处借指唐代宫殿。
- 虹裳霞帔:形容舞者衣裳的华丽。
- 钿璎:指装饰有珠宝的璎珞。
- 磐箫筝笛:古代乐器。
- 击恹弹吹:指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
- 阳台宿云:形容舞者姿态慵懒。
- 破騞:形容音乐节奏的突然变化。
- 翔鸾:形容舞姿轻盈。
- 唳鹤:形容舞曲悠长。
- 山魈:山中鬼怪,此处指山中野兽的叫声。
- 杜鹃:鸟名,鸣声悲切。
- 钱塘:今浙江杭州。
- 玲珑箜篌:古代弦乐器。
- 觳栗:古代打击乐器。
- 虚白亭:地名。
- 吴妖小玉:指吴地美女。
- 越艳西施:指越国美女西施。
- 娃馆苎萝:指西施的故居。
鉴赏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谱调逐渐失传。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