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障碍导致失去味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障碍导致失去味觉

引用
39健康网
1.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xajsbyy/x722lxj/

心理障碍引发的味觉减退或丧失可能与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心理因素有关。若情况持续未改善,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处于持续的心理紧张状态,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影响到下丘脑的功能,进而干扰食欲中枢和嗅觉、味觉中枢,可能导致出现味觉减退的情况。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可用于缓解焦虑症状,从而改善味觉异常现象。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增加,会导致味蕾敏感度下降,引起味觉减退的症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例如氟西汀、舍曲林等,可以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抑郁情绪,进而恢复味觉正常感知。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味觉减退的现象。营养支持疗法是基础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调整和维生素补充,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促进味觉恢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影响,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发生改变,表现为情感淡漠、行为怪异等症状。当患者对食物产生厌恶感时,就会出现味觉减退的表现。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硫必利等可有效控制幻觉妄想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间接改善味觉减退的问题。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可能伴随社交恐惧、回避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减少与外界接触,包括食物,从而影响味觉体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重建积极的人际关系,恢复正常的味觉感知。

建议关注睡眠质量,保证充足休息,以利于心理健康。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或专业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