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论陈抟正易心法注(中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论陈抟正易心法注(中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6/23/13810766_1139540185.shtml

陈抟解释八卦的性质和相互关系,认为乾卦为太初者,气之始,三画奇,为纯阳;坤卦为太始者,形之始,三画偶,为纯阴。乾坤之气纯而不驳,圆融和粹,即《老子》所说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因此能尽乾之道,是为圣人,能尽坤之道,是为贤人。而乾坤错杂破体,乃化生其余六卦,乾卦三阳爻,一阴杂于下,是为巽卦,一阴杂于中,是为离卦,一阴杂于上,是为兑卦;坤卦三阴爻,一阳杂于下,是为震卦,一阳杂于中,是为坎卦,一阳杂于上,是为艮卦。而这六个卦为不平之气,偏陂反侧,即《庄子》所说的“阴阳错行,天地大骇,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乃块”。因此六子非乾坤圣贤之道可比,可比作众人与万物。而八卦的属性健、顺、动、入、陷、丽、止、说,不能光对应于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的卦名,主要还是要看八卦的卦画,即健谓三画纯阳,顺谓三画纯阴,动谓一阳在二阴下,入谓一阴在二阳下,陷谓一阳在二阴中,丽谓一阴在二阳中,止谓一阳在二阴上,说谓一阴在二阳上。而坎、兑两卦虽均与水有关,但性质不同。坎,为乾水,气也,若井;兑,为坤水,形也,似雨。坎卦画一阳中陷于二阴,以气潜行于万物之中,为受命的根本,故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兑卦画一阴上彻于二阳,以形普施于万物之上,为发生的利泽,故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而离、坎二对卦性质也需从卦画中求解。离为一阴升于乾之中,离为日,日为天之气也;坎为一阳降于坤之中,坎为月,月为地之气也。日为天之气,自西而下,以交于地;月为地之气,自东而上,以交于天。日月交错,一昼一夜,循环三百六十度,而扰扰万绪起矣,三百六十爻诸卦乃生。而月上于天,日入于地,男女媾精之象,一往一来,卦画有中通之象。孔子将离、坎训为火、水,而不言日、月,是言其用而不言其体。艮卦从卦画看是山自天坠,而世说“山者地之物”。坎、巽、震、兑卦释为月、风、雷、雨,从卦画看皆自地出,而世说“月风雷雨,天之物”,这些世说未审卦画,凭直观而言,皆是不准确的,所以通晓卦画,可以穷理尽性。


陈抟诞生地~鹿邑太清宫镇陈竹园村

陈抟认为八卦卦象在周文王、周公旦卦爻辞中没有明确指代物,只是涉及了一些物象;孔子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物指代八卦,是从大的方面着眼。实际上八卦卦象非常丰富,无所不统,一身一物便具八卦。凡天下所谓健者皆乾也;顺者皆坤也;动者皆震也;入者皆巽也;陷者皆坎也;丽者皆离也;止者皆艮也;说者皆兑也。陈抟认为《易传.说卦》所说的“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即八卦对应八体中,有两个比象不准确,即巽为股不合适,应为手,艮为手不合适,应为鼻,这样才符合孔子的本旨,亦与伏羲八卦方位相对应:盖乾为首,坤为腹,天地定位;坎为耳,离为目 ,水火相逮;艮为鼻,兑为口,山泽通气;巽为手,震为足,雷风相薄。陈抟认为易者,象也,依物象以为训,因此六十四卦皆有取象,如屯卦象草木,蒙卦象童稚,虚卦象饮食,讼卦象争讼,师卦象军阵,比卦象依附,家人卦象家正,瞪卦象覆家,余卦尽然。而六十四卦互为错卦,名义无不反对,如师卦正众,比卦兴王;覆卦蹈艰危,小畜卦享安富;同人卦穷而在下,大有卦达而在上;临卦出而治人,观卦入而处己;乾卦止在象后而存义,豫卦动在象前而知几;中孚卦始生,小过卦夭折;颐卦成人而养生,大过卦寿终而丧死;渐卦正而进,归妹卦悦而合;噬嗑卦贪而致罪,贲卦节而文饰;丰卦得所归而富盛,旅卦失所基而困穷。反对诸卦还有一个特点,即“有本有余,气序自然”,就是说正卦属阳为主,为本气,反卦属阴为辅,为余气。如乾为本气,坤为余气;屯为余气。而在卦序中,乾而后坤,屯而后蒙,需而后讼,师而后比,除了考虑名义反对外,本余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六十四卦中,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八个卦卦象比较特殊,倒正不变,乃生死、寿夭、造化的枢机。

陈抟解释“一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参”,正指一卦中的上下二体,下为内卦,上为外卦;伏指上下二体隐在背后的反体;互指一卦二三四五中爻组成的两个互体;参指二互体参合而成的新卦体。由于正伏互参,一卦中就包含了其他一些卦体。那么一卦何以具八卦?盖一卦自有八变,如乾卦一爻变,为姤卦;二爻变,为遁卦,三爻变,为否卦;四爻变,为观卦;五爻变,为剥卦;四爻变回原爻,为晋卦;内卦变回本卦;为大有卦;外卦变回本卦,复为乾卦。陈抟认为这就像《庄子》中所说的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死反入于机 ,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机。每卦卦体中还包含了天地四方之象,即初爻为地,上爻为天 ,二爻为北,五爻为南,三爻为东,四爻为西,这即是《易传》所说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陈抟认为从卦象看,坤卦上中下加三乾画,便生三男;乾卦上中下加三坤画,便生三女,乾坤之体皆在外,六子皆包在其中。数亦如此,乾数三,巽、离、兑四,震、坎、艮五,坤六;坤数六,震、坎、艮七,巽、离、兑八,乾九,乾坤之策皆在外,六子皆包在其中。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二十四爻为八卦重复叠数,而三百六十爻与常年之数合三百八十四爻与闰年之数合。象数派用一卦六日七分,或用除去震离坎兑四卦爻数进行解释,皆是不正确的,都没有注意到三百八十四爻与闰年的自然吻合。经过八卦八变,一岁三百六十其数已尽,而八卦八变指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八变而复乾,则天之气尽;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八变而复坤,则地之气尽;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八变而复震,则雷之气尽;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八变而复艮,则山之气尽;坎、节、屯、即济、革、丰、明夷、师,八变而复坎,则水之气尽;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八变而复离,则火之气尽;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八变而复巽,则风之气尽;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八变而复兑,则泽之气尽。八卦八变六十四卦数,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气尽也。

陈抟认为,凡物之象有盛有衰,凡物之数有进有退,进以此数,退以此数。如一年十二月,春夏为进数,秋冬为退数;昼夜十二时,自子为进数,自午为退数;人寿百岁,前五十为进数,后五十为退数。而卦气之数起于一,偶于二,成于三,无以加矣,重之为六。三少阳,六太阳;三春,六夏。此乾之数,是为进数。其退亦此数,三少阴,六太阴;三秋,六冬。此坤之数,是为退数。三画为经卦,六画为重卦,皆合乾进数坤退数。陈抟认为天所以有三时,以其气,凡附于气者必圆,圆径一而围三;地所以有四方,以其形,凡附于形者必方,方径一而围四。天数三,重之则六;地数五,重之则十。有四方,则有中央五;有中央、四方,则有四维,复有中央,是为十。凡附于形便具五数,五数即具,十数乃成。

待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