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南京人就吃“亿”口
鲜!南京人就吃“亿”口
春天,万物复苏,南京人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限定美味。从野菜到河鲜,再到传统小吃,每一道都凝聚着南京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让我们跟随这篇文章,一起品味南京人的"亿"口春天。
新柳柔软,草木抽芽,
野菜在原野之上蓬勃生长,
新笋在雷声过后破土而出,
春天的气息日渐浓烈。
限定美味来啦
荠菜头、马兰头、香椿头、枸杞头、
苜蓿头、小蒜头、豌豆头、菊花脑
河蚌、螺蛳、青团
……
不多不多,
南京人就吃“亿”口!
早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里面
就记载了不少南京人爱吃的野菜。
南京人为什么爱吃野菜?
跟着古代最强“美食博主”一起了解
↓↓↓
野菜篇
在南京
以野菜为主题的菜肴花样不要太多
最出名的要数“七头一脑”
八道菜不重样
个个清香逼人
占据了南京人的大半饭桌
堪称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对于南京人来说
没有野菜的春天
是没有灵魂的
荠菜头
“二月荠菜赛灵丹”。无论清炒、做汤、剁碎做馅料,都别有风味,这是南京人春天对自己的犒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早春的气息,鲜美而微有生涩。
马兰头
马兰头嫩叶嫩茎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所以这个时候吃是最好的。每年春天马兰头是必吃的,虽说春秋二季皆有产出,但相比之下还是春季的马兰头更加清新鲜嫩。
香椿头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老南京爱吃香椿头炒鸡蛋,香椿头一般从3月初吃到5月底。
枸杞头
枸杞头,就是枸杞在春天萌发的嫩尖,稍微有点清苦,但不至难以入口。枸杞头最常见的作法就是清炒,枸杞自然的苦味和微微的凉意,鲜绿清香,先苦后甘的滋味,别具一格。
苜蓿头
说起苜蓿头,南京人常习惯叫它“母鸡头”,不过好像和母鸡没什么关系,大概是音近的缘故。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又被成为“草头”“秧草”的,主要指的黄花苜蓿的嫩叶,标志性的外形则是在于点点小黄花和圆润鲜嫩的三片小叶,吃起来有一股清鲜柔美的味道。
小蒜头
在七头一脑这八种野菜中,有人说小蒜头有些低调,春天萌发的时候,夹杂在草丛里的纤细叶片很容易被忽略。此外,它的根扎得深,相比其他野菜,挖起来要费劲,同时市场上也少一些。小蒜头为葱属植物,因为根部鼓胀似蒜头,南京人叫它野蒜,学名叫薤白,是常见的一味中药,气味辛辣,不逊色大蒜。
豌豆头
豌豆头是寓意很好的野菜,南京话把它读成“安豆头”,逢年过节总要炒上一盘,希望整年都平平安安。野豌豆的嫩茎叶、荚果、根部都可以食用。
菊花脑
初春时的菊花脑嫩茎叶具有最佳口感,入夏之后会木质化,味道也会变得苦涩起来。带着菊科植物特有的芳香,菊花脑的味道可以提神醒脑,翠绿叶片打入丝丝鸡蛋融成一碗金玉交错的汤,足够提神醒脑,沁人心脾。
河鲜篇
春天嘛
吃的就是一个鲜!
跟着春菜一起上市的河蚌
是眼下的尖货
老南京人经常说
“明前歪歪比鸡鲜”
每年这个时候
人们都会做歪歪汤解馋
咸肉豆腐歪歪汤
咸菜梗子豆腐歪歪汤
……
只要有歪歪烧汤
味道绝对是摆得一塌
螺蛳
春江水暖,螺蛳正肥
惊蛰后清明前
螺蛳也是南京人餐桌上的“常客”
此时的螺蛳肉质最肥美
口感最好
快来一起xiū螺蛳
小吃篇
青团
春天怎么能少了青团~
碧绿如远黛青山
仿佛轻咬一口
便可将春天拥入怀中
表皮软糯,草香馥郁
豆沙、咸蛋黄、荠菜……
各种口味的内馅
打开了味蕾的大门
这么多时令美食,流口水没?想要尝遍春天的味道,可千万别错过美味的三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