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拔完牙嘴里有屎臭味?当心是干槽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拔完牙嘴里有屎臭味?当心是干槽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5/12/410279_1147589622.shtml

在日常生活中,口腔健康常常被我们忽视,直到疼痛难忍时才想起就医。然而,有些口腔问题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风险。今天,我们通过36岁张女士的经历,来聊聊拔智齿后可能出现的“干槽症”,以及如何预防这种让人痛苦不堪的疾病。

智齿的烦恼

张女士一直是个注重健康的人,她深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每天坚持早晚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她开玩笑。尽管她如此小心,智齿还是给她带来了麻烦。

智齿,也被称为第三磨牙,通常在16到25岁之间萌出。它象征着智慧的到来,但对很多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的开始。张女士的智齿也不例外。由于智齿生长错位,她经常感到牙龈肿痛,甚至影响到正常饮食。她曾试图通过消炎药缓解症状,但效果甚微。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决定拔除这颗“捣乱”的智齿。

拔牙后的意外

手术当天,张女士在医院顺利拔除了智齿。医生再三叮嘱她:“麻药过后会有些疼痛,但如果出现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张女士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这不过是小手术,很快就会恢复。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她所愿。术后第二天,张女士开始感到明显的疼痛,但还能忍受。更让她不安的是,嘴里隐隐散发出一股恶臭。起初,她以为这只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便没有太在意。她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止痛药,期待疼痛能快些缓解。

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越来越糟。第三天,嘴里的臭味愈发浓烈,刷牙也无法改善。到了第四天,张女士不仅闻到恶臭,还感到面部疼痛,甚至出现了耳鸣。她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急忙赶往医院。

干槽症的来袭

医生听完张女士的描述后,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坏了,可能是干槽症,得赶紧检查!”经过检查,医生确认张女士确实患上了干槽症。

干槽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口腔疾病,通常发生在拔牙后。它的本质是牙槽窝内的血凝块被破坏,导致牙槽骨暴露在细菌环境中,引发感染和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局限于伤口,还会牵扯到耳朵、太阳穴等部位,且很难通过普通止痛药缓解。

干槽症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清创、填充药物等操作,患者在此期间需要忍受较大的痛苦。这也是医生对张女士病情如此紧张的原因。

如何判断与预防干槽症?

干槽症虽然可怕,但并非无法预防。拔牙后,疼痛和不适在所难免,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警惕干槽症的可能:

  • 持续的恶臭:如果拔牙后嘴里出现难以消除的臭味,且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浓烈,这可能是干槽症的信号。

  • 牵扯性疼痛:干槽症引起的疼痛不仅局限于伤口,还可能牵扯到耳朵、太阳穴等部位。
  • 肿胀与发热:如果拔牙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甚至伴有发热,说明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预防干槽症的关键在于术后护理。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大家降低干槽症的风险:

  • 避免刺激伤口: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避免用舌头舔伤口,以免破坏牙槽窝内的血凝块。
  • 注意饮食:术后尽量选择流食或软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防止食物残渣进入伤口。
  • 保持口腔清洁:虽然不能刷牙,但可以用温盐水轻轻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 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伤口,延缓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 遵医嘱用药:如果医生开具了抗生素或止痛药,一定要按时服用,以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健康无小事,口腔健康更要重视

张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口腔健康绝非小事。拔牙虽然是常见的小手术,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干槽症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重视术后护理,就能有效预防它的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从张女士的故事中吸取教训,重视口腔健康,避免类似的痛苦。毕竟,健康的生活,从每一个细节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