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汉字“袭”的详细解释:从字形到用法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汉字“袭”的详细解释:从字形到用法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ap.linuxdiyf.com/zidian/id_20694.html

汉字“袭”是一个多义字,既可以用作动词表示趁人不备的攻击,也可以用作名词表示一套衣服。本文将从字形、字义、用法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这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汉字。

笔顺图

袭的解释精修版

  • 基本字义

  • 袭(襲) xí ㄒㄧˊ

    1.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2.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3.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4.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5.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6. 合,和:“齐秦袭”。
  • 字源演变

  • “袭”字的本义是指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左衽袍也”。在古代丧葬礼仪中,死者所穿的衣服称为“袭”,其特点是衣襟在左边,不打结。

  • “袭”字还引申出多个含义:

  • 量词:计算成套的衣服或被褥的单位。如《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中的“赐相国衣二袭”。

  • 姓氏:如晋代有袭元之。

  • 为死者穿衣服:汉·刘熙《释名·释丧制》中的“衣尸曰袭”。

  • 加一件外衣:《礼记·内则》中的“寒不敢袭,痒不敢搔”。

  • 穿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袭朝服,乘法驾”。

  • 重复、重叠:《左传·哀公十年》中的“卜不袭吉”。

  • 因循:《史记·卷二四·乐书》中的“示不相袭”。

  • 继承、接受:《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的“故袭天禄”。

  • 趁人不备而攻击:《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的“轻曰袭”。

  • 及至、扑向:《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芳菲菲兮袭予”。

  • 调和:《淮南子·天文》中的“天地之袭精为阴阳”。

  • 英语解释

  • 动:make a surprise attack on;raid;follow the pattern of;carry on as before

  • 名(姓氏):a surname

  • 袭字歌

  • 草木很葱茏

  • 土地有田垄

  • 穿衣去偷袭

  • 挥手人聚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