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核应急宣传周:认识你身边的辐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核应急宣传周:认识你身边的辐射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H1VHRL0514TRU7.html

2024年7月3日至9日是全国核应急宣传周。在这个特殊的时段,让我们一起了解核辐射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辐射,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提起“核应急”,或许大家对此颇感陌生,但说到辐射,它无法用肉眼捕捉到,却一直在我们身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辐射相关知识,适逢全国核应急宣传周,让我们一起了解身边的辐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生活中的核辐射

核辐射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1. 天然辐射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以及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年所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约为2.4毫西弗(mSv)。

  1. 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在工业、医疗、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源包括医学成像和治疗、工业检测等。

目前各大医院使用的X射线、核磁共振和CT等医学影像技术所产生的辐射量都在安全可控范围内,而且只在仪器运行的瞬间有辐射,只要不在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的辐射检查或者长时间暴露在低剂量的辐射中,是不会增加癌症风险的。

因此,对于正规医学检查和治疗中接受的辐射,我们不必过度恐惧。但应避免对备孕中或怀孕的妇女、1岁以下儿童等易感人群进行放射诊疗。

核电站的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安全,所有核电站均设有多道反应堆安全屏障。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核电站所产生的辐射量十分微小。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危害,至今仍未消散。

遇到核事故怎么办?

  1. 撤离

撤离核事故发生点是最有效的防护对策,可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照射。公众应当在政府部门统一指导下有序开展撤离,不盲动、不盲从、不信谣和不传谣。

  1. 屏蔽

应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性污染区,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等阻挡或降低辐射强度。

  1. 个人防护

如必须在室外活动时,请用手帕、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若衣服或皮肤被污染,请及时更换衣物和鞋子,并彻底清洗身体。

  1. 服用稳定性碘

当事故可能或已经导致放射性碘释放时,应根据专业组织的安排,服用碘化钾(KI)或碘酸钾(KIO3),以阻止或减少放射性碘同位素进入甲状腺。

  1. 饮食防护

应按照政府的指令限制使用受到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食品应存放在密闭容器或冰箱内保存。对于受污染的食物,应采用加工、洗消等方法进行除污染处理。

  1. 医学处理

对于接触到辐射的人员,在必要时需进行医学处理。

结语

我们的生活与“核”息息相关,正确认识核辐射,不谈“核”色变,才能更好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