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生成产物版权归属引热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生成产物版权归属引热议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64676330_121754516?scm=10008.1479_13-1479_13-68_68.0-3449004.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生成的产物如文本、图像、音频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这些由AI生成的产物,其版权归属问题却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近日,围绕AI生成产物的版权归属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AI生成的产物应归属于AI的研发者或所有者,因为AI的创作过程是由开发者设计和控制的,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技术来开发AI系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AI生成的产物应归属于实际使用AI的用户,因为用户在使用AI进行创作时,也投入了自己的创意和智力劳动。AI生成的文本的版权归属问题,涉及多个法律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的考量,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法律层面的考量

独创性与作品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三条,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AI生成的文本,如果符合这一定义,即具有独创性,则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独创性的判断通常涉及文本是否体现了人类在生成过程中的个性化选择与创造性安排。例如,如果用户在生成文本时通过提示词、参数设置等对文本内容施加了个性化控制,且该控制直接决定文本最终形态,则可能被视为具有独创性。

作者身份与著作权归属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作者须为“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或符合特定条件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由于AI本身并不具有法律主体资格,因此不能被视为作者。

在没有特定人为干预和创意贡献的情况下,AI生成的文本可能被视为由开发者“创作”,因为开发者设计了算法和模型。然而,如果用户在生成过程中进行了实质性的智力投入,如编写提示词、调整参数等,则用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作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