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宪宗共生14子,除孝宗外其他儿子结局如何?有一位被追封为皇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宪宗共生14子,除孝宗外其他儿子结局如何?有一位被追封为皇帝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HUU50F05539F3F.html

明宪宗朱见深一生共生14子,除孝宗朱佑樘外,其他儿子的结局如何?其中有一位被追封为皇帝,配享太庙。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与万贞儿的感情深厚。万贞儿虽年长宪宗17岁,但宪宗对她宠爱有加,甚至在万贞儿病逝后表示:“贞儿已经去世了,我也活不久了!”七个月后,宪宗果然追随万贞儿而去。

宪宗在成化十一年将第三子朱佑樘封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病逝后,朱佑樘登基,史称明孝宗。孝宗创造了“弘治中兴”,实行一夫一妻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实行此制度的皇帝。

宪宗前三子

朱佑樘的生母是孝穆皇后纪氏。宪宗登基前便爱上了万贞儿,登基后更是为了万贞儿而废掉原配皇后。万贞儿为宪宗生下皇长子,但早早夭折,之后再未怀孕。不能再生儿育女的万贞儿善妒,若后宫中有妃嫔怀孕,都会遭到她的毒手。

宪宗在内藏库见到纪女史,被其满腹才华吸引,宠幸后纪氏怀孕。万贞儿得知后欲除掉纪氏,幸得一位宫女帮助,纪氏才得以保住孩子。十个月后,纪氏生下皇三子朱佑樘,万贵妃得知被骗后,让宦官张敏前去除掉朱佑樘,但张敏心生怜悯,将朱佑樘藏了起来。

直到成化十一年,朱佑樘五六岁时,张敏才将此事告诉宪宗,宪宗很高兴,将朱佑樘封为太子。宪宗次子朱佑极是柏贤妃所生,但万贵妃将其除掉。宪宗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人生下皇子,直到成化十二年,宦官张敏才将皇三子的存在告诉宪宗。

孝惠邵皇后所生三子

孝惠皇后邵氏之所以能安稳生下皇子,要感谢孝穆皇后纪氏。宪宗自成化十二年开始,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病逝,11年的时间生下11位皇子。邵氏先后为宪宗生下三位皇子,成化十二年生下皇四子朱佑杬,两年后生下皇五子朱祐棆,成化十七年生下皇八子朱祐枟。

宪宗宠爱邵氏,想要废掉皇三子朱佑樘的太子之位,立皇四子朱佑杬为太子,但因群臣反对而作罢。虽然皇四子朱佑杬没有被封为太子,也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但其孙朱厚熜继承了皇位。

朱厚熜能坐到皇位上,要从孝宗朱佑樘说起。孝宗的发妻是孝康敬皇后张氏,孝宗奉行一夫一妻制。张氏先后为孝宗生下两子一女,但真正长大成人的是皇长子朱厚照,即明武宗。武宗在位十六年,并未生下一儿半女。武宗病逝后,皇位由谁来继承成为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宪宗的皇子中,除了孝宗朱佑樘外,便是被封为兴王的朱祐杬最为年长,而朱祐杬的最年长的儿子便是朱厚熜。在得到张太后(孝宗的孝康敬皇后张氏)的肯定后,便派人前往安陆州将朱厚熜接入京城继位。这一年朱祐杬已经病逝2年,被追谥为“兴献王”。

朱祐杬因为是邵氏的第一个孩子,所以生母对其极为重视,亲自教授其读书识字。朱祐杬也十分努力,从小便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善于思考问题。成化二十三年,被封为兴王。弘治五年,孝宗为朱佑杬亲自主持了大婚。两年后前往封地湖广安陆州就藩,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祐杬长子出生,但是长子夭折。之后朱佑杬连生四女,一直到了正德二年(1507年)次子才出生,朱祐杬为其取名为朱厚熜,十分宠爱。而朱厚熜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喜欢读书,善于思考,而且在父亲的指导教育下,早早地便学习诗书礼仪。正德十六年,武宗病逝后,朱厚熜继位,史称明世宗,年号嘉靖。

嘉靖帝登基后,将自己的父亲朱祐杬追封为明睿宗,并且将父亲按照顺位继承的皇帝一样,配享太庙。

除了皇四子朱祐杬外,邵氏另外两个儿子如何呢?

皇五子朱祐棆被封为岐王,弘治六年大婚,迎娶中兵马指挥王洵的女儿王氏为王妃;弘治八年前往封地德安就藩,弘治十四年病逝,年仅24岁而已;岐王妃王氏也在这一年去世,夫妻二人被安葬在京城西北。因为岐王无子,所以国除。不过岐王有两个女儿,皇太后很是心疼这两位早早便失去父母的孤女,所以便将其接入宫中亲自抚养。其中岐王次女是岐王王妃所生的嫡女,很是聪慧,但是年仅4岁夭折,安葬在岐王墓侧。

皇八子朱祐枟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年仅7岁时被封为雍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前往封地衡州就藩。到达衡州以后,雍王看中了金鳌山一带的风水,所以便在此处修建雍王府。正因为雍正修建雍王府的缘故,金鳌山一带形成了一条非常繁华的街巷。正德二年(1507年)衡州发生了地震,雍王府倒塌,雍王被砸伤,因为伤势过重,没多久便病逝了。而雍正在生前并未生下儿子,所以无子国除,他的雍王妃也回到了京城居住。至于雍王府,在一百多年后,被张献忠一把火给烧了。

庄毅德妃张氏所生三子

张氏是江西临江府人,父亲张敬在南京府军右卫任职,兄长张俊则是任锦衣卫千户。天顺四年(1460年)张氏13岁时进入内庭,因为张氏从小便接受严格的教育,所以在宫中侍奉宪宗也是谨小慎微,十分尽心。宪宗还是比较宠爱张氏的,所以张氏先后为宪宗生下三位皇子。而其中有两位皇子是在一年出生,不过这两位皇子并非双胞胎,而是一先一后出生的。1479年(成化十五年)正月皇六子朱祐槟出生,朱祐槟出生后不久张氏便再次身怀有孕,于这年年底生下皇七子朱祐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病逝前,皇六子朱祐槟被封为益王,封地在江西建昌府。弘治八年(1495年)前往封地就藩,朱祐槟虽为皇子,但是他生性节俭,经常是一整天都吃素食。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朱祐槟颇通医术,能够辨别药方,在自己的封地建良医所,修建医学学校,特地聘请良医正以及良医教授,来培养品行端正的大夫。并且设置“惠民和剂局”来统一征收药材,制作成药丸,让药材的加工进入手工作坊生产的模式。朱祐槟此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让药材的集散生意非常的好,如此一来,益王封地从事医药方面的人是越来越多。不仅如此朱祐槟还喜好读史书,爱民如子,从不侵扰百姓。建昌府能有一位如此有作为藩王,也是建昌府百姓的福气。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祐槟病逝,终年61岁。

皇七子朱祐楎于成化二十三年被封为衡王,封地在山东青州。弘治八年(1495年)前往封地就藩,嘉奖十七年病逝,衡王爵位在青州传了六世七王,一直到顺治元年最后一位衡王朱由棷归降了大清。除了衡王爵位外,朱祐楎的庶支封地则是在山东平度、商河、常乐、新乐等诸地。

在生下皇六子与皇七子五年后(1484年),张氏再次生下一子,也就是宪宗第十一子朱祐梈,此时的张氏已经38岁。成化二十三年宪宗册封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时,朱祐梈因为尚且年幼的缘故并未得到册封。一直到兄长朱佑樘继位后,弘治四年(1491年)朱祐梈被封为汝安王,朱祐梈还是比较长寿的,一直活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75岁高寿而终。但是因为汝安王无子承袭王爵,所以国除。

潘端妃所生一子

潘端妃生于天顺八年,比宪宗小18岁,成化六年(1470年)年仅7岁时进入内廷。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16岁时生下皇十三子朱祐枢,两年后被封为端妃。被封端妃这一年,宪宗病逝,也就是说潘端妃年仅18岁便开始守寡。

弘治四年朱祐枢被封为荣王,封地为常德府。一直到武宗朱厚照登基,荣王朱祐枢还未前往封地就藩,正德三年前往常德就藩。在封地朱祐枢极为放纵,嘉靖十八年病逝。

杨恭妃所生两子

杨氏的恭妃之位是在成化二十三年所封,在此之前杨氏为宪宗生下两位皇子:

皇十二子朱祐橓,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所生,弘治四年(1491年)被孝宗朱佑樘封为泾王,封地在山东沂州(山东临沂)。弘治十三年迎娶东城兵马指挥使曹铉的女儿曹氏为王妃,两年后正式带着王妃前往封地就藩。泾王府便在如今的临沂考棚街,嘉靖九年泾王妃病逝,被安葬在了蒙山;嘉靖十六年,泾王朱祐橓病逝,被带回京城安葬。他唯一的儿子还未承袭王爵便去世了,泾国国除。

皇十四子朱祐楷,在宪宗病逝这一年出生,弘治四年被封为申王,封地在叙州。然而弘治十六年,朱祐楷便病逝了,年仅17岁。此时的朱佑楷还未娶妻,自然无子,申国国除。

姚安妃所生一子

姚氏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安妃,弘治四年病逝。姚安妃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生下宪宗第九子朱祐榰,不过成化二十三年宪宗分封藩王时,朱祐榰并未被封为藩王。一直到弘治四年才被孝宗封为寿王,弘治十年(1497年)迎娶徐氏为王妃。嘉靖三十年病逝,71岁高寿而终。虽然寿王朱祐榰高寿而终,但是并没有生下儿子,所以无子国除。

除此之外,王敬妃还为宪宗生下皇十子,但是皇十子出生不满两个月便夭折,连名字都未来得及取。之后王敬妃再没有怀孕,正德五年病逝。

结语

宪宗的一生可以以成化十一年为分界线:

成化十一年之前,宪宗的后宫妃嫔想要怀孕生下皇子难如登天,因为万贵妃善妒,绝不允许有妃嫔生下皇子或者公主。而万贵妃有宪宗宠爱着,其他的妃嫔自然不敢同万贵妃作对。只有一直被偷偷养着的皇三子朱佑樘得以活了下来,成化十一年才被承认,封为太子。

成化十一年后,不管是何种缘故,宪宗接连生下皇子公主,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一共生下11位皇子六位公主。

参考资料:

《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

《明史》卷15《孝宗纪》

《明史·本纪第十六·武宗》

《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六》

《明孝宗实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