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长,你会正确回应孩子的情感需要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长,你会正确回应孩子的情感需要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youjiao.com/index/detail/id/15593.html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需求的满足对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情感需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同理心、反射情感、倾听和真诚。

一、同理心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体谅孩子的情感体验。

当孩子有点委屈地说:“今天老师骂我了。”你的回应可以是:

  • √妈妈:“那你一定很难堪!”
  • √妈妈:“你一定是气坏了吧。”
  • √妈妈:“那时你肯定恨老师!”
  • √妈妈:“老师一定大大伤害了你的感情。”
  • √妈妈:“这对你来说真是难熬的一天。”

避免使用以下回应:

  • ╳妈妈:“你干了些什么,老师批评你?”
  • ╳妈妈:“你们老师骂了你,那你肯定干了些什么?说,你干了什么?”
  • ╳妈妈:“唉,我很难过。”
  • ╳妈妈:“没有理由要那样发脾气。”

二、反射情感

家长可用“反射情感”安抚孩子那受伤的心。当孩子受到委屈时,成人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

例如:

  • 小勇从幼儿园回家后,一直不高兴,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小勇说:“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刘娟的,可是老师硬说是我打的,真气人!”这时,我们可以接着说:“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师硬说是你打的,是气人!”小勇觉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气也就慢慢地消了。
  • 孩子告诉妈妈:“今天上课时我一直举手,可是牛老师就是不叫我回答问题。”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啊,一直举手不得回答问题,心里一定不好受!”。

这种方法也是用反射情感的方法。但与前者又略有所不同的是第一例中父母用孩子的原话把孩子的情感反射出来的;而第二例中的妈妈则是把孩子心理潜在的话说出来,使孩子抑郁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向平静。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一个劲地追问:“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对老师说清楚?!你怎么这么蠢?!”这种追问和责备,只会火上浇油,使孩子越加感到不满和委屈,使孩子负性情绪的能量成倍地增长,这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倾听

  • 面对着哭丧着脸的孩子……
    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难过?可不可以告诉妈妈为什么?”
  • 面对打别人的孩子……
    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生气,可不可以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觉及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家长专注地听其诉说后,孩子的气就会慢慢地消了。

四、 真诚,全心全意

妈妈将孩子送到老师手上,正准备离开……

孩子喊:“妈妈?!”

妈妈回应:“好了,好了。我们约定好的。妈妈该走了。”

孩子说:“妈妈,你还有一件事没有做。”

“什么事?”

“你还没有亲我。”

妈妈走过去,快速亲了一下,急速想走。

“好了吧?”妈妈有点生气了。“孩子,又怎么了?刚才不是亲了吗?!老师都看见了!”

孩子用手指指着说:“亲这里!”

亲完孩子,妈妈准备走了……

孩子又说:“妈妈,你还没有拥抱我。”

“好了,好了。”妈妈快速地抱了一下,准备急速地走了。

没想到孩子又喊:“妈妈!!”

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发火了:“你又怎么了??”

孩子说:“你看着我的眼睛!”

孩子说:“妈妈,我爱你!”“祝你一天都开心!!”

“妈妈也爱你!也祝你开心!!”说完,给孩子一个飞吻。

孩子说:“妈妈,今天我要多交一个好朋友!”

孩子说:“妈妈,我爱你!”

妈妈回应说:“好吧,妈妈也爱你!”

整个过程,妈妈都是在应付,很被动,很不情愿,孩子是感受得出来的。

孩子成长真的需要有效的陪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