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第一水”有技巧,这样浇才能增产显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麦返青“第一水”有技巧,这样浇才能增产显著→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DRJ07P0512CUPE.html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春节后的第一次春浇非常的重要,这次浇地是麦苗返青的重要时刻,只有这次浇地浇透彻,才能保证今年的收获,才能保证小麦生长的旺盛。 开春后,小麦进入返青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来促进生长。适时浇水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加分蘖数,为后期的稳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小麦返青肥应该在什么时间追施?又有哪些策略需要注意呢?
小麦返青期的特征
小麦返青期,顾名思义,就是小麦叶片由黄转绿,重新恢复生长活力的时期。这一时期通常发生在春季,当气温稳定回升到3℃以上时,小麦的心叶开始长出1-2厘米,田间超过50%的麦苗开始返青。此时,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因此,及时追施返青肥,对于促进小麦的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返青肥的追施时间
小麦返青肥的追施时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区、气候、小麦品种以及土壤肥力等。一般来说,华北地区的小麦返青肥追施时间多在2月底到3月中旬之间,而江淮地区则可能提前到2月中旬到下旬。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追施时机:
- 气温稳定回升: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3℃以上时,小麦进入返青期,此时是追施返青肥的最佳时机。
- 小麦生长状况:观察小麦的心叶生长情况,当心叶长出1-2厘米,田间超过50%的麦苗开始返青时,即可进行追肥。
- 土壤墒情:土壤墒情良好时,有利于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也是追施返青肥的好时机。
小麦返青肥的追施策略
- 选择合适的肥料:小麦返青期对氮素的需求较大,因此尿素是常用的返青肥之一。此外,如果小麦播种前未施用底肥,或者底肥中磷、钾元素不足,也可以考虑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对于遭受冻害或干旱的小麦田,还可以结合浇水追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促进小麦的恢复生长。
- 合理计算施肥量:施肥量的确定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小麦的生长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正常生长的小麦田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即可。如果土壤肥力较低或小麦生长较弱,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施肥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还可能引发小麦生长过旺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 注意施肥方式:施肥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沟施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因为它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流失。在施肥后,应及时进行浇水,以促进肥料的溶解和吸收。撒施虽然操作简便,但肥料的利用率较低,不建议采用。
- 关注气象变化:在施肥前后,应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应避免在即将降雨或大雨来临前施肥,以防肥料被冲走而影响效果。若遇到倒春寒等恶劣天气的预警,应适当延后追肥时间,待天气恢复良好后再进行施肥。
结语
小麦返青肥的追施是确保小麦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肥料、合理计算施肥量、注意施肥方式以及关注气象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同时,农户们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小麦品种以及土壤肥力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追肥策略和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农村报
热门推荐
情这个字组成语但要加十二生肖的名字
海参2游戏中文版
山海关古城禁柴封灶,困难户挨冻:靠电取暖给补贴仍承受不起
传奇世界单机管理NPC:游戏内的引导者与守护者
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已开始,若一次性补缴5.6万元,能得到多少养老金?
传承与创新并进,六千年汾酒“历久弥新”
提升跑步速度的最佳力量训练来了,速速加入你的训练计划
2匹空调用多大的漏电保护器开关
掌握这8大秘诀,轻松选购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
中国突破电子级多晶硅技术,实现高端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
宝可梦大集结皮可西技能解析
含钾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
美国军方积极推进eVTOL技术军用化,"敏捷优势"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肺癌的分类:病理类型与生长部位两大维度解析
被誉为苏州名园“假山王国”,园中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假山群。
今年引起网友热议的案件:社会焦点与法律进程深度剖析
一文看懂USDT涨跌受什么影响?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定义、特征、分类与生态意义
自发性气胸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丙戊酸钠片的作用与功效
2025世界年|非遗春节④:观傩戏,祈福纳祥的古老仪式
吴唯佳:推进人的参与,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的转型发展
简约美学:探索产品设计中的简洁与优雅之道
发热儿童血常规报告解读: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指标全解析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下的无罪辩护策略
2024年贵州省房地产投资、施工面积及销售情况统计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对现代游戏开发的影响
推揉无名指的功效与作用
防爆设备防静电保护措施「防止静电荷“聚众闹事”」
深入解析: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的区别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