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普通人会有怎样的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普通人会有怎样的影响?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SUDJG0553K5ZV.html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普通人会有怎样的影响?大家得做好准备了。什么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 30 年里,仅在 2008 年提到过。其具体内容为:第一是降息,第二是降准,第三是四万亿基建投资。这次情况基本一样,同样要降息降准,只是把第三项四万亿的操作方向反过来了。这些方法管用吗?咱们一个一个来讲。

先说降息,基本没什么用。利率已经降得很低了,目前银行都在亏损。1.8%的净息差是国内银行的成本线,低于这个线就会亏损。净息差是什么?

就是银行的收入,也就是银行贷出款的利息减去存款的利息的差值。现在银行的平均净息差已经是 1.5%了,银行本就亏损,再降息,意味着银行存量贷款的利息继续减少,新增贷款又没多少,亏损还在扩大。央行能给国有大行注入一级资本金,让其维持运转,可市、县、村里的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怎么办?

很多村镇银行都玩不下去,已经开始合并了,有些银行为了生存甚至提高了房贷利率。多数人能感受到的是存款利息在降低,而房贷等其他贷款利息已经很难再降了。银行降息是有选择性的,普通人的负担并没有降低多少。

再来看降准,同样作用不大。降准就是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什么是存款准备金?银行如果有 100 块存款,不能全放出去,得留一部分,以防有人来取现金。留的这部分钱就是存款准备金。留得越少,银行能放出去的钱就越多。之前银行 100 块留 10 块,存款准备金率就是 10%,今年已经降了两次,降到 7%,也就是银行只留 7 块钱。

银行手里的钱已经非常多了,可钱太多对银行来说是痛苦的,因为没人贷款,钱放不出去,这对银行是负担。要是再降准,银行手里的钱更多了。所以能看到国债收益率都跌破 1.9%了,为什么?

因为银行没办法,只能去买国债,把国债价格买高了,收益率自然就下来了。比如原本面值 100 元的国债,固定年化利率是 2.5%,现在 100 元的国债价格被炒到 101 元,但还是按 100 元给利息,实际收益率不就跌破 1.9%了吗?这就是典型的资金空转,银行去挣央行国债的利息,钱完全没流向市场。所以,就算降准降息,也基本没什么用,只是表达一个积极的态度罢了。

最后是第三项,四万亿投资的反向操作,这个倒是有用。08 年的四万亿是三七开,上面央行出 31.2 万亿%,下面各地方出 72.8 万亿%。地方说没钱,于是上面开了口子,允许各地成立城投公司,向地方银行借 2.8 万亿,这就是城投债的起源,也是现在地方隐性债的起源。

所以 08 年的四万亿本质上是地方银行出的大头。现在反向操作,意思就是央行出大头,地方银行不用出了。为什么不出?因为银行当年借出去的 2.8 万亿,如今规模已经到了 60 多万亿,银行到极限了,借不动了,现在只能化债。那央行靠什么出这大头?就靠发国债,这对普通人就有影响了。

央行代表国家信用,央行一旦持续发国债,央行的负债率就会升高,其发行货币背后的资产信用度就会降低,信用降低会导致资金外流避险,造成人民币贬值。所以 08 年的四万亿,央行不愿意出大头,不想直接背这个债,让地方银行背就是这个原因。明年央行发国债的规模大概在 4 万亿左右,和 08 年规模差不多,时隔 16 年,这就是央行版的四万亿。

按照这个金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率会到 1:7.5,这就是一个标准线。然后再根据贸易战的程度,如果加 10%的关税,那平均关税会加到 29.3%,汇率基本就在 1:7.5 上下浮动。

对于普通人来说,货币宽松的钱你是感觉不到的,因为投资方向没变,分配方式没变。上面的本意或许是好的,央行负责出钱,想通过投资、提高就业、增加大家收入来拉动内需,可这钱一旦下来,去向就不一定了,你控制不了。只要资金一到位,基建得修吧?各地马路得开挖,今天是燃气的,明天是热力的,后天是自来水的,还不能一起,得分批来,这种活儿普通人没机会参与。

但普通人能真切感觉到的是,水电气这些垄断性行业的价格明年会有明显上涨。因为这次央行要背债,地方在化债,还得对抗通缩带来的 CPI 持续走低,类似水电气这些垄断性行业就没补贴了,那这钱怎么补?

大概率就得涨价。所谓的物价温和上涨指的就是这个,不过其他商品,比如汽车、衣服、鞋帽不会涨,这些商品是市场化的,大家都在竞争,产能过剩,想涨价也涨不起来。所以大家要投资的话,得多留意人民币汇率。普通人在股市、楼市都没什么机会,必须攒钱。要么提前还房贷,要么就得应对未来生活成本的提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