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回眸 | 历史上的今天,电话诞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回眸 | 历史上的今天,电话诞生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LL8JHU053471BQ.html

电话,这个如今几乎人人都离不开的通信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49年前。从最初的实验室发明到如今的智能手机,电话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让我们一起回顾电话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

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贝尔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教育世家。贝尔的父亲名叫亚历山大·梅尔维尔·贝尔,是一位聋哑人教育领域的专家。

少年时期的贝尔,已经展现出自己在发明方面的天赋。他曾经发明过一个非常实用的改良型水磨,令周围的人刮目相看。


青年贝尔

1868年6月,贝尔通过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入学考试,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然而,他并没能完成在这里的学业。因为家庭原因,全家离开了英国。

就在离开英国之前,贝尔与好友亚历山大·埃利斯共进晚餐。在晚餐时,埃利斯向贝尔介绍了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关于电学的工作,激发了贝尔的浓厚兴趣。贝尔认为,未来一定是电的天下。

1871年,贝尔搬到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在当地的聋哑人学校任教。就在贝尔从事聋哑人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发明事业。

最开始,贝尔的研究方向是谐波电报。当时的电报机,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效率非常低下,一次只能接收和发送一条消息。于是,许多发明家(包括爱迪生)都在研究一种可以同时发送多条消息的电报机,这也就是所谓的谐波电报系统。

来之不易的电话

就在贝尔从事谐波电报研究期间,一个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生,那就是“借用电线来传导声音”。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贝尔专门请教几位电报技师,结果遭到了对方的无情嘲讽。其中有一位技师说:“只要你多读几本《电学常识》之类的书,就不会有这种幻想了。”

然而,贝尔并没有打退堂鼓。1873年3月,他专程去华盛顿,把这个想法告诉当时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征求他的意见。“学吧!并且吸取别人的经验。”亨利这样鼓励他。于是,贝尔回到波士顿之后就专心学习电学知识,并在当年夏天辞去波士顿大学语言学教授职务,正式实验研究电话机。

1875年6月2日,贝尔和助手沃森正在进行模型的最后设计和改进,最后测试的时刻到了,沃森在紧闭着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贝尔在最后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地叫了起来:“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想到,这句话通过他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沃森先生的耳朵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


贝尔发明的电话机模型

1876年2月14日,贝尔为他发明的电话机申请了专利,同年专利获得批准。

贝尔获得电话发明专利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也是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也就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前身。

电话机的三次大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贝尔的电话专利不是一种确定的电话机型,而是电话这种通信方式的概念化设计,早期的电话机大多是壁挂式,台式电话基本都采用分体结构,电话机是在不断发展的。

电话机第一次大发展,是通话线路采用电力线供电。

使用电池作为通话电源,通话质量、距离、持续时间都受到限制,不过是富贵人家的大玩具而已。

采取电力线供电,电话才真正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及的通信工具,比较典型的是1878年投入使用的磁石式电话机和1880年出现的共电式电话机。

电话机第二次大发展,是真正意义上信令系统的出现。

此外,随着电话数量和通话距离的增加,人们发现,传统或者说人工电话连接方式变得难以容忍了。

这种情况下,诞生了机械式自动电话交换机。1891年,斯特罗格(旧译史端乔)发明了步进制交换机,以及匹配的旋转拨号盘电话,1892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波特城投入使用,从此每一部电话开始拥有自己的名字,不再是固定的1对1连接,而是自动在通信网中寻找目标。

1963年出现了脉冲式按键电话机,用数字键盘代替旋转式拨号盘,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进步,同样适用于自动电话交换机。

之后,直到发明程控交换机,出现了与之匹配的双音多频按键电话机,采用2个不同频段信号发送电话号码,提高了呼叫接续速度,成为固定电话的主流。

电话机第三次大发展,是固定电话逐渐被移动电话取代。

随着时代发展,移动电话已经变成一种多功能的媒体工具,传统电话的功用——即时语音通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手机”这个俗称变得比移动电话更恰如其分。

在未来,电话也许会和留声机、收音机一样,仅仅存在于博物馆的收藏之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