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
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
近期,国内资本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A股持续低迷,而国债价格却节节攀升。不久前,国内10年期人民币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创下20多年来的历史新低。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长期国债收益率反映经济增长预期
根据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10年期主权债券收益率通常等于该地区的长期实际GDP增长率加上通胀率。目前,官方预计GDP年增长率为5%,而市场给予10年期国债的年收益率仅为1.7%。这种差异表明,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
从全球范围来看,2%以下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属于较低水平。下图显示了10年期美债和欧债的收益率数据,均明显高于国内水平。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周期,房地产和股市已连续三年低迷,消费和就业仍面临压力。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因此更倾向于购买安全资产,如国债。
宏观政策应对展望
按照国债市场投资者的预期,中国可能进入类似美国和日本的低利率时代。在这种背景下,12月份政治局会议宣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速落地。
在货币政策方面,建议立即大幅降息。降息可以减轻企业和居民的债务负担,特别是降低房东的房贷还款压力,有助于稳定房价。如果将无风险收益率降至零,房贷利率将降至1%~1.5%,这将缓解房东压力,提高房屋租金回报率的吸引力。
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加大居民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的保障性投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此外,直接发放现金消费券也是刺激消费的有效手段。
对于大幅降息可能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有专家表示担忧。但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货币的长期走势取决于其购买力。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较强,经济复苏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短期贬值也有其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国内资产泡沫压力,降低出口产品价格,改善出口企业利润等。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带来的投资机会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意味着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下降。这可能对股市产生一定提振作用,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行业如房地产和金融。但整体市场可能仍面临压力。
债券市场将继续吸引资金流入,但随着收益率持续走低,未来配置价值可能降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降也可能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短期内可能削弱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
长期利率的下降可能压缩银行的净息差,影响银行盈利能力。欧洲银行在2009~2020年间普遍经营困难的现象就是例证。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下,国内股票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可以关注分红稳定、股息率高的优质蓝筹股,以及受益于低利率环境的高成长性科技公司。
公司债也是值得考虑的配置资产,特别是信用评级较好的企业债券。对于有购房需求的投资者,如果购买力允许,可以考虑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投资房地产。
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在低利率和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作为避险资产也值得配置。此外,通过合理合法的通道与工具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如配置收益率较高的10年期美债,也是明智的选择。
总之,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低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股票市场、房地产、债券和贵金属等。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投资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资产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