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剑阁闻铃》:骆玉笙的传世之作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骆玉笙的传世之作
《剑阁闻铃》是骆玉笙的成名作,也是骆派京韵大鼓的代表作。这段作品以唐玄宗思念杨贵妃的故事为背景,通过低回婉转的腔调和真挚深厚的感情,展现了京韵大鼓独特的艺术魅力。
《剑阁闻铃》描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唐明皇在马隗坡赐死杨玉环以后,继续入蜀。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杨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
骆玉笙演唱的《剑阁闻铃》, 那低回婉转的腔调, 如泣如诉, 使人如醉如痴似的, 当唱到“我的妃子呀……”,那份真挚深厚之感情, 一下子爆发出来, 令人回肠荡气。
浓郁的抒情色彩使《剑阁闻铃》明显地不同于其他流派。在骆玉笙之前的京韵大鼓,特别是刘派的曲目,大多以敷演故事为主,而《剑阁闻铃》却以抒情为主,用哀婉凄凉的曲调,极力渲染秋风秋雨中行宫的萧条寂寞,骆玉笙基于对唱词的反复品味,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细腻勾画出唐明皇抚今追昔,悔、愧、怨、恨交织的复杂心情。使人听后如饮醇醪,不觉醉入其中,堪称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传说这段《剑阁闻铃》神奇的出现在去年最新版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玥波看完电视跟我们说:骆先生是02年去世的,骆派的形成按说是解放前。。。
《剑阁闻铃》为清代韩小窗所作子弟书
鼓词:
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
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
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保驾行。
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愁漠漠残月晓星初领略,路迢迢涉水登山哪惯经。
好容易盼到行宫歇歇倦体,偏遇着冷雨凄风助惨情。
剑阁中有怀不寐唐天子,听窗外不住的叮当连连地作响声,
忙问道:“外面的声音却是何物也?”
高力士奏:“林中雨点和檐下金铃。”
这君王一闻此言长吁短叹,说:
“正是断肠人听断肠声啊!”
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呀。
怎当我割不断的相思,割不断的情。
洒窗棂点点敲人心欲碎,摇落木声声使我梦难成。
当啷啷惊魂响自檐前起,冰凉凉彻骨寒从被底生。
孤灯儿照我人单影,雨夜同谁话五更。
从古来巫山曾入襄王梦,我何以欲梦卿时梦不成。
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莫不是衫袖难禁午夜风?
莫不是旅馆萧条卿嫌闷?莫不是兵马奔驰心怕惊?
莫不是芳卿心内怀余恨?莫不是薄幸心中少至诚?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离洛浦,空教我流干了眼泪盼断了魂灵。
一个儿枕冷衾寒卧红罗帐里,一个儿珠沉玉碎埋黄土堆中。
连理枝暴雨摧残分左右,比翼鸟狂风吹散各西东。
料今生璧合无期珠还无日,但只愿泉下追随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归月殿,早知道半途而废又何必西行。
悔不该兵权错付卿义子,悔不该国事全凭你从兄。
细思量都是奸贼他把国误,真冤枉偏说妃子你倾城。
众三军何仇何恨和卿作对,可愧我想保你的残生也是不能。
可怜你香魂一缕随风散,却使我血泪千行似雨倾。
恸临危,直瞪瞪的星眸,咯吱吱皓齿,战兢兢玉体,惨淡淡的花容。
眼睁睁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悲恸恸将何以酬卿又何以对卿。
最伤心一年一度梨花放,从今后一见梨花一惨情。
我的妃子呀!一时顾命误害了你,好叫我追悔新情忆旧情。
再不能太液池观莲并蒂,再不能沉香亭谱调清平,
再不能玩月楼头同玩月,再不能长生殿里祝长生。
我二人夜深私语到情浓处,你还说恩爱的夫妻世世同。
到如今言犹在耳人何处,几度思量几恸情。
窗儿外铃声儿断续雨声更紧,房儿内残灯儿半灭御榻如冰。
柔肠儿九转百结百结欲断,泪珠儿千行万点万点通红。
这君王一夜无眠悲哀到晓,猛听得内宦启奏请驾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