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平淡宛若一潭死水 沪铜行情将继续僵持吗?
走势平淡宛若一潭死水 沪铜行情将继续僵持吗?
近期沪铜行情呈现出明显的僵持态势,自11月中旬以来一直在74000元/吨附近窄幅波动,重心变化有限。本文将从宏观面、供需面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沪铜行情持续僵持的原因,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与国内政策预期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是影响沪铜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前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显示出一定的粘性,制造业数据整体好转,劳动力市场虽然降温但仍然保持健康状态。这些因素导致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明年降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且有放缓降息的可能。
在12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会议传递出偏鹰派的态度。点阵图显示,2025年年底政策利率目标区间的中位数为3.9%,高于此前预期的3.4%。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大幅走强,刷新逾两年高位,风险资产走势受抑,铜价重心出现下移。
国内方面,前期政策面利好不断,部分经济数据出现好转迹象。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市场进入政策真空期,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检验。同时,美国相关关税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影响仍待观察。
铜矿供需格局与加工费谈判
今年大部分时间,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都维持在个位数水平附近,反映出铜矿供需偏紧的局面仍在延续。这一局面主要受到海外老矿山矿石品位下降、勘探成本上升以及国内冶炼厂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高度关注年底国内冶炼厂与海外矿商的长单加工费谈判。最终,2025年铜精矿加工费定为每吨21.25美元,较2024年行业基准下降73.4%,低于市场预期的每吨25-35美元区间。这一结果将给国内铜冶炼厂带来较大的生产压力。
尽管如此,从年底国内精铜产量来看,短期矿紧对锭端的影响仍然有限。数据显示,11月国内精炼铜产量小幅增加,得益于冷料供应充裕,且进入12月后,之前检修的冶炼厂陆续复产,新投产的冶炼厂也加快了投产速度。因此,矿紧对铜价的支撑作用有限,但明年冶炼厂如何应对极低加工费的局面值得关注。
下游需求变化与库存动态
11月中旬,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取消铝材、铜材等59种产品出口退税。这一政策可能导致铜材和铝材出口成本上涨。不过,由于铜管和印刷电路基板的特殊性,铜材出口所受影响相对有限。相反,市场出现阶段性抢出口行为,提振了11月底铜材市场的开工率,从而令精铜需求出现阶段性增加。
受此影响,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期间,国内精铜社会库存持续去化,且去化速度相对较快。但随着年末临近,部分企业开始进行设备检修,预计12月末的生产表现将有所下降。因此,最近国内精铜社库又出现回升,但幅度有限。
总结与展望
整体来看,海外方面,由于美联储可能放缓降息,美元指数高企,且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需求造成冲击,铜价面临一定压力。国内方面,前期政策利多基本消化,市场仍在等待更多利好出炉,但供需面对铜价有一定支撑。
在宏观和供需面合力不大的情况下,前期铜价走势较为纠结,波动十分有限。当前来看,前期外围利空情绪已经有所宣泄,但供需面又有边际转弱迹象,铜价区间震荡走势仍有延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