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缓解咳、喘、痰?慢性支气管炎药店联合用药指南
如何有效缓解咳、喘、痰?慢性支气管炎药店联合用药指南
春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花粉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引发病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诊断标准以及科学的用药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病情。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同时花粉四处飞舞和呼吸道疾病的频发也给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了额外的挑战。慢性支气管炎通常会经历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和胸闷等症状,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有效缓解和控制病情。
慢性支气管炎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史,喘息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喘息为最突出表现,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其慢性反复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喘息每年持续3个月并且连续2年以上,并且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即可诊断。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的有客观依据(如X线表现、肺功能异常)也可诊断。临床分期主要为:
- 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
- 慢性迁延期:指脓痰已消除,但咳、痰、喘仍频多,迁延1个月以上者。
- 临床缓解期:指经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仅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持续2个月以上者。
治疗原则
-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治疗上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
- 慢性迁延期与临床缓解期的治疗: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
- 药物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表现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多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包括:
- 抗菌治疗:抗菌治疗疗程一般7~10天,反复感染病例可适当延长。
- 袪痰镇咳药:慢性支气管炎除刺激性干咳外,不宜单纯采用镇咳药物,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
- 解痉平喘药: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择解痉平喘药物,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大,故需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擅自长期或加大剂量使用。
常见药物治疗
- 抗感染药: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罗红霉素片、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片、诺氟沙星胶囊等。
- 祛痰镇咳药:白葡奈氏菌片、咳特灵胶囊、氨溴索片、溴已己新片、愈美片、愈美甲麻敏糖浆、羧甲司坦、氯化铵棕色合剂等均有一定镇咳祛痰作用。
- 解痉平喘药:氨茶碱、多索茶碱、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其中:氨茶碱0.1
0.2g,每日3次口服;博利康尼2.5mg,每日23次口服。若有可逆性阻塞者应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如万托林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博利康尼等吸入治疗。 - 中成药:化橘红、橘红颗粒、杏苏止咳颗粒、麻杏止咳片、清肺化痰丸、气管炎丸、咳喘顺丸、消炎止咳片、利肺片、补肺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金咳息胶囊、虫草清肺胶囊、老年咳喘片、金水宝胶囊。
联合用药搭配
急性发作期:发作1周内,主要症状有:以咳嗽、痰多、脓痰、气喘,发热等。用药搭配(中西结合原则):抗感染药+祛痰药+平喘药/化痰止咳类中成药。联合用药:头孢克肟胶囊+咳特灵胶囊+杏苏止咳颗粒、气管炎丸(风寒)/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风热)/小青龙合剂(寒饮)/橘红颗粒、清肺化痰丸(痰热)/半夏糖浆、二陈丸(痰湿)。
慢性迁延期与缓解期:1-2个月以上,主要症状有:咳嗽、有痰、气喘时有发生,体质偏虚等。用药搭配以中西结合原则,西药以化痰镇咳为主,中药以补益肺、脾、肾兼祛痰止咳的中成药为主导。
肺气亏虚、痰热壅肺:肺气虚损,表阳不固,易汗,最易外感,痰色黄,性粘稠,咯痰不爽,面红身热,口干,口渴咳喘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治法:益气固表、消肺利痰,宣肺定喘止咳。可选用的中成药如:利肺片、玉屏风丸、补肺丸。联合用药:补肺丸/利肺片+白葡奈氏菌片+转移因子胶囊/蛋白质粉/氨基酸口服液
脾虚痰湿犯肺:咳重浊,痰多色白,气喘气短尤甚,胸脘痞闷、呕恶、神疲纳少、脉弦缓,舌淡暗苔白腻。中医治法:健脾豁痰,宣肺定喘止咳。可选用的中成药如:二陈丸、橘红颗粒、半夏糖浆、咳喘顺丸。联合用药:白葡奈氏菌片/氨溴索片/橘红颗粒+咳喘顺丸
肺肾阴虚: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干咽燥,痰粘稠似盐粒,不易咳出,常动则气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酸肢软,舌苔光滑或少苔,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以动则气短,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腰酸肢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要点。可选用的中成药如:蛤蚧定喘丸、虫草清肺胶囊。联合用药:蜜炼川贝枇杷膏/川贝雪梨膏+蛤蚧定喘丸/虫草清肺胶囊
脾肾阳虚、痰湿阻肺、肾不纳气:反复咳嗽,食少便溏(大便稀烂),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胃脘痞满,腰酸腿软,喘促不安,动则愈甚,夜尿频,阳痿早泄,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胖,两尺无力。中医治法:健脾益气、温肾纳气、宣肺定喘。可选用的中成药如:金咳息胶囊、固本咳喘片、老年咳喘片、金水宝胶囊。联合用药:蛤蚧定喘丸/金咳息胶囊+固本咳喘片/老年咳喘片/金水宝胶囊/蛋白质粉/转移因子胶囊
日常注意事项
- 避免诱因,保持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空气消毒,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告诉病人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预防慢支的发作。
- 多喝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 年老体弱者要经常协助翻身拍背,帮助排痰。
-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病人注意口腔卫生,有轻度口腔感染时要及时用盐水餐后漱口。
- 氧疗,在家中备有氧气有利于缓解症状。
- 饮食上选择高蛋白,高纤维,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冷、油炸、辛辣及导致过敏的食物。
*本文部分内容仅供药学相关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