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诗经·常棣:一首歌颂兄弟亲情的千古名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诗经·常棣:一首歌颂兄弟亲情的千古名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0ffa5433bd5b.aspx?eqid=f5267bc4000910ab0000000464637b1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被誉为“诗之祖”。其中,《常棣》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名篇,以“兄弟情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议论,展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重视。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只有血亲兄弟之间才能相互救援度过艰难。那种急难时刻反目成仇的兄弟,平时再好也没有用。
丧乱过后天下太平民安国宁,兄弟之间相忘如同陌生之人。此时此刻虽有兄弟,却不如朋友。
陈列好盘盏布好菜斟满酒,尽情地饮酒欢宴。兄弟们坐在一起,是多么欢乐啊。
妻子之间感情融洽,如同弹奏琴瑟一样和谐。兄弟们和睦相处,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愿你的家庭和乐美满,愿你的妻儿幸福安康。但愿这些都能实现,但愿这些都能如愿!

注释
常棣:即棠梨,也叫郁李,开花如李,果实像梨而有斑,可食。
华:同“花”。
鄂:通“萼”,花蒂。不:语助词。韡韡(wěi):鲜明的样子。
威:畏惧。
孔怀:很思念。孔,很;怀,思念。
裒(póu):聚集。
脊令:鸟名,即鹡鸰。
况:同“贶”,赐。
阋(xì):争吵。
务:通“侮”,欺负。
烝(zhēng):长久。戎:帮助。
具:通“俱”,都。
孺:亲近。
翕(xī):和顺。
湛(dān):喜乐。
帑(nú):通“孥”,子孙。

鉴赏

全诗八章,可分五层。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生存竞争激烈的远古时代,兄弟结成坚固的同盟,对于维护个体生存需要和家庭整体利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常棣》开篇以醒目的主题出现,使《小雅》的这首开篇之作,在布局上先声夺人,突出了主题。

第二层为二、三、四章,诗人通过层层递进的对比手法,反复强化着兄弟亲情的可贵。以“死丧之威”和“丧乱”时“急难”中,“莫如兄弟”相互救助的描写,与“良朋”在危难时不肯“怀”相比较,衬托出兄弟友爱的可贵。尽管一、二两章都是写兄弟友爱,但层次井然,由“死丧”之日常性态,到“丧乱”之非常态,递进式写来,使兄弟互救的人伦之义,在生与死的对比扣击下,显得更加醒人眼目。

第三层为五、六章,诗人更推进一层,指出“虽有兄弟,不如友生”的社会现实,这是前两层的反面,也是诗人忧虑之所在。诗人以“傧尔笾豆”和“饮酒之饫”的宴饮之乐,与“兄弟具”“和乐且孺”“和乐且湛”的亲情之乐相对比,以“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的夫妻之乐,与“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的兄弟之乐相对比,层层推进,将兄弟友爱的重要性推到极致。

第四层为第七章,诗人以“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的祝愿,与“是究是图,亶其然乎”的忧虑相对比,表达了对兄弟友爱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第五层为第八章,诗人以“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的祝愿,与“是究是图,亶其然乎”的忧虑相对比,表达了对兄弟友爱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全诗以“常棣之华,鄂不韡韡”起兴,以“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收束,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层层递进,将兄弟友爱的重要性推到极致,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兄弟宴饮之乐,关于其作者与背景历代存有争议。一说为周公所作,一说为召伯虎所作,一说为周公、召公兄弟所作。但无论作者是谁,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兄弟亲情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参考资料:完善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31-335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3-32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