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短的边境线,长度仅66公里,为何一直没有开放?
中国最短的边境线,长度仅66公里,为何一直没有开放?
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是新疆,边境线最短的省份是甘肃。甘肃虽有边境线,但是却没有开放边境口岸,这是为什么?
甘肃位于西北地区,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492.4万人。2022年甘肃省的GDP为11201.6亿元,同比增长4.5%。今年第一季度,甘肃省经济有明显恢复。GDP总量2670.7亿元,同比增长6.7%,位居全国第五。
拉远镜头来看,甘肃周边是陕西、新疆、四川、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份,起到了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整体来看,甘肃呈两端宽中间窄的狭长形状,中部的狭长地带是我国著名的河西走廊。西汉时期,在这里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甘肃的边境线就位于现在的酒泉市。
乍一看,甘肃是像陕西一样的纯粹内地省份,但是当我们把甘肃周边省份全部调出来之后,就会发现。在甘肃的西北部,与内蒙古、新疆交界处中间,有一小块空缺。这里就是甘肃与蒙古国的边境线。甘肃是我国边境线最短的省份,这段边境线只有65.018公里,如果开车的话,1小时就能走完。
很多人不知道甘肃是一个边境省份,是因为这里边界线的存在感并不高。这一段边境,没有开通通商口岸。这样说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马鬃山通商口岸。马鬃山地区是甘肃与外蒙古,甚至俄罗斯之间贸易往来的传统地区。明清时期商贸繁盛。直到1930年这里的贸易才因中蒙冲突中断。1990年,蒙古代表团来酒泉访问,就马鬃山口岸的开设进行了考察和谈判。1993年8月1日是原定口岸开通时间,蒙古国以口岸开通地是该国自然保护区为由,单方面毁约,要求关闭通商口岸。我国最终同意了蒙古国要求,但是保留了马鬃山口岸的继续开关权利,并将其一直关闭至今。
这对于甘肃来说,绝对不算一件好事。甘肃位于内陆地区,多种地形交错,交通建设极为不便。如果马鬃山口岸能够正常开通,为了加快口岸发展和双边贸易,甘肃地区的交通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加强甘肃与周边省份的联系,降低物资和人员流通的成本。同时甘肃因为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支柱。口岸的开通一方面能为甘肃带来蒙古国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甘肃的产业转型升级。马鬃山口岸流产之后,甘肃也逐渐利用独特的塞北风光发展旅游业。2021年甘肃全省接待游客达2.76亿人次,创造了1842.4亿元的收入。
今年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提议推动中蒙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的复通。这能进一步进一步发挥甘肃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推动甘肃的对外开放,促进甘肃形成国内、国外两大循环。2022年甘肃的外贸总额584.21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重要贸易对象,贸易额为278.3亿元,占甘肃贸易总额的47.6%。如果马鬃山口岸能够复通,甘肃的外贸总额必将扩大,吸引外资的能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