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心区如何释放“空间潜力”?
深圳中心区如何释放“空间潜力”?
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空间不足等突出制约因素。近年来,福田区通过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措施,积极破解土地资源制约难题,为超大城市如何释放“空间潜力”提供了示范样板。
最繁华的“深圳中心”
福田区建区34年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走在了全国前列,这里聚集了深圳第一、中国第二、世界第四高楼平安大厦,以及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写字楼、五星级酒店等,展现了深圳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例如,有“国际电子第一街、电子产品集散地”之称的华强北商业区就位于福田区中心区内。
福田区不仅商业发达,还拥有浓厚的现代城市人文氛围。例如,深圳博物馆、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等均在福田,为全市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还是深圳市的金融中心和深圳CBD,聚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动能。
连片释放“空间潜力”
中心城区存量土地再开发是一个普遍性难题。早在“十二五”末期,福田区和国内很多高度建成的中心城区一样,已高速发展的福田区存量用地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紧约束”明显。
为扭转该局面,福田区坚决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的部署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以“大片区统筹”带动大项目落地,打好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和“飞地园区”共建等集群战,释放更多优质低成本空间的同时,确保优质项目在辖区内落得下、建设快、发展好,为推动福田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例如,福田辖区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翼、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片区、环中心公园片区、车公庙片区、金沙片区以及安托山片区等福田六大集中连片区域覆盖用地面积752公顷,占辖区总用地面积的10%,其中,可招商用地234公顷,首批招商用地59公顷,预计总投资超4400亿元。
在有地、有空间的情况下,还要有合适的企业——为此,福田区完善“大招商”格局,打出“产业用地+空间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组合拳,形成从供地、供空间到企业有空间和新兴产业的导入、优势产业聚集的闭环改革。
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例,园区西翼通过“租、购、改、建”等方式,整备提供约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建成13个专业化园区,推动河套合作区创新资源加速汇聚。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也在不断蝶变,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推进顺利,湾区智慧广场主体结构工程进度过半。深科技城一期、福投控大厦等项目全面建成后,教育科技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宠物专业园区扎堆落户于此,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福田区全面开展商业办公用房去库存、降空置工作,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成立福田区产业空间联盟,盘活辖区优质存量商办空间,全面提升商办市场活力。今年上半年,福田区实现商办销售面积约9.7万平方米,吸引中信银行国际、北京侠客汇、安盛天平财险深分等知名企业入驻,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稳居全市最低。
全链条服务“重大项目”
福田区近年来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中心工作,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挖潜量、稳存量、扩增量。
例如,针对重大项目,福田区建立了健全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机制,逐个项目组建攻坚团,制定个性化方案,倒排任务节点,区主要领导坚持每周高频调度,全链条提速提效、多措并举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推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最好结果。
福田区八卦岭片区整体转型升级开启全新征程;先进制造业联合总部项目、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项目、皇岗村一期、泰然一单元二期、车公庙皇冠工业区等更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现了重点片区改造整治提速增效。
同时,福田区基础设施工程持续完善。例如,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强化;深圳市滨河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建工程一阶段完成通水,为保障汛期污水平稳排放,提升出水品质发挥重要作用;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计划今年完成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将成为串联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枢纽,助力“双区”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统计显示,“十四五”以来,福田区加快推动大片区统筹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有效投资“量质齐升”。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元,投融资改革成效显著,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0.3%,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持续释放。
城区品质“宜居宜业”
福田在城市更新和集中连片开发的政策设计中,以“高质量建设”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为出发点,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区人文氛围。
据了解,2024年开年之初,福田区发布全年首批攻坚项目23个、总投资1336亿元,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同步快跑。
例如,深圳市二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是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目前,项目通过与华富北棚改项目联动创新“棚改叠加土地整备方式”,全力推动该院改扩建跑出加速度。
华富北棚改项目完成后预计可以提供保障性住房超1000套、公共配套设施3.1万平方米,为市二院贡献用地4.1万平方米。福田区妇儿医院建设工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二期正在加快推进,医疗体系不断完善;深圳市第二十五高级中学、笔架山中学、福荣学校等多个学校工程项目进入建设快车道,教育硬件环境将得到极大提升;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城市体育生活乐园。
据统计,最近五年福田的民生领域财政总支出超过1000亿元,重大民生项目超600个,涵盖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生态环境品质以及基层治理等领域。五年来共改扩建学校82所,历史性解决长期存在的“学位缺口”难题;辖区已经建成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1131家,医疗资源全市密度最大。
此外,梅林山、银湖山、笔架山、莲花山、中心公园实现“五园连通”,2023年成为全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中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年,福田还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验收。
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区”为目标,“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成为福田发展底色,如何以此底色释放超大城市中心区空间潜力,福田提供了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