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哈努克:19岁成为柬埔寨国王,两次流亡北京,称中国是第二祖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哈努克:19岁成为柬埔寨国王,两次流亡北京,称中国是第二祖国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sa/843778892_121200604

2012年10月15日,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许多人惋惜不已。西哈努克,一个独特的政治人物,生于柬埔寨首都金边,他19岁即位成为国王,为柬埔寨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不少努力。然而,他却在中国过上了将近15年的“流亡”生活,称中国是他的“第二祖国”。这一段独特的历史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疑问。

西哈努克初识中国:一个“下马威”

西哈努克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首次与中国领导人直接接触。当时,中柬两国在国际事务上保持着平等友好的关系,尤其是在西哈努克的倡导下,柬埔寨成为亚非国家中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之一。然而,在日内瓦会议之前,西哈努克对中国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他在会上曾与中国代表团发生激烈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日内瓦会议是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而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受到了一些国家的“下马威”,尤其是来自老挝和柬埔寨的代表团。面对这一情况,周恩来没有采取激烈反击,反而以亲切友好的态度招待对方,并通过咖啡、饭食和深入交谈拉近了彼此距离。这场“下马威”事件成为了西哈努克与中国初次接触的契机。

柬埔寨独立后的艰辛岁月

1953年11月9日,通过外交手段,西哈努克成功为柬埔寨争取到了完全的独立和自由。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但柬埔寨的独立之路依然充满波折。在此后的日内瓦会议上,西哈努克对中国产生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在与周恩来的会晤中,两国的领导人达成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默契。

中柬友谊的深厚基础

1956年2月,西哈努克第一次访华,这次访问不仅标志着中柬关系的正式建立,也拉近了西哈努克与中国领导人的友谊。在北京,毛主席和周恩来亲自接见了西哈努克,展现了对他的高规格礼遇。西哈努克感慨地表示:“我正面对人群中的一位巨人”,对中国领导人的真诚深深打动了他。

在此后的多次访问中,中国政府无偿援助柬埔寨,为其建设了多个大型工厂。这种无私的支持让西哈努克感激不已,他在一次回忆中表示:“中国的援助和支持,从来都是全心全意,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中柬两国的合作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层面,更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政权更迭与中国的援助

然而,1970年2月,柬埔寨发生政变,西哈努克遭到废黜。在这一危急时刻,西哈努克首先求助于苏联,但后者的援助条件让他无法接受。西哈努克转而寻求中国的支持,这一时刻展现了中柬两国之间坚实的友谊。

在中国,西哈努克得到了最高礼遇,中国政府将前法国驻华大使馆收拾干净,作为他在北京的官邸,全方位支持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需求。西哈努克深感中国的真诚,毛主席更是表示:“我请你让我们多负担一点。负担你的越多我就越高兴。到你身边来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

北京的“金色流亡”时光

西哈努克在北京的生活被形容为“金色流亡”。在这里,他得到了国家元首的最高礼遇,每次通报都由周恩来亲自登门。即便在忙碌的外交事务中,周恩来也时刻关心西哈努克的情况,展现了中柬两国友谊的深厚根基。西哈努克则以歌颂中国的方式回报:“中国,我的第二祖国,啊!光荣伟大的中国,我向你致敬。”

最后的告别与友谊的延续

1975年,柬越战争爆发,西哈努克再次被迫流亡,但他在中国的老朋友已经不在了。他在北京待了十多年,直到1990年才重新回到柬埔寨。2004年,年事已高的西哈努克选择退位,携带妻子回到北京,安享晚年。然而,2012年10月15日,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在中国的漫长岁月。

西哈努克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与中国领导人的深厚友谊成为中柬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他在中国的流亡岁月,不仅是对柬埔寨的政治支持,更是对中柬友谊的坚定守护。他用生命见证了中柬友谊的深厚,成为两国友好关系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