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疆特有野生蘑菇——苇菇:沙漠中的美味菌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疆特有野生蘑菇——苇菇:沙漠中的美味菌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akpw.com/single/32100

最近在网上有一段流传很火的视频:干旱的沙地上微微隆起了一个大包,拨开表层厚厚的细沙,里面竟然埋藏着几朵硕大的蘑菇!这不禁让人怀疑视频的真实性,毕竟在人们的常识中,蘑菇往往与潮湿联系在一起,干燥的沙子中怎么可能长出如此硕大的蘑菇呢?为什么这些蘑菇的伞状菌盖会长在地下?这一切似乎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北疆常见的短穗柽柳(Tamarix laxa ) (图片来源:eol.org)

其实这个视频是真实的,这种蘑菇叫做“苇菇”。苇菇是一种在我国新疆广受欢迎且家喻户晓的野生蘑菇。

这种蘑菇常常跟这些植物生活在一起
“苇菇”这个名字来源于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的芦苇。据当地人的说法,在腐烂芦苇所构成的松软、透气且营养丰富的草塌之上往往会有苇菇生长,这得益于草塌为苇菇提供的理想基质。“苇”这个字不仅仅代表着芦苇的“苇”,更寓意着生态的亲密关系。

除了与芦苇共生,它们在当地还常常与红柳(柽/chēng/柳属 Tamarix 植物)生活在一起,因此也被称为“红柳菇”。红柳是新疆荒漠里极为常见的灌木,其新枝细长如柳条,夏季花开时,粉红遍野。

苇菇与红柳生长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有红柳的地方,通常水分和湿度满足苇菇的生长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红柳能为苇菇创造合适的土壤环境。红柳具有特殊的泌盐功能,它会从根系吸收盐分,又通过体内的泌盐腺体,将有害的盐类通过叶面排出体外,从而减轻了周围土壤盐碱的浓度,这就为苇菇创造了一个相对宜居的生长环境。


苇菇相近的物种大肥蘑菇(Agaricus bitorquis)已实现人工栽培 (图片来源:wikipedia)

沙漠里的它,有不一样的生存策略
除了依靠红柳之外,为了适应荒漠的盐碱环境,苇菇自身也演化出了独特的能力。2023年3月份一项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苇菇的菌丝在碱性条件下碳、氮、脂肪代谢和跨膜转运、子实体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这意味着苇菇可能通过增强碳氮利用、提高细胞膜稳定性来适应碱性环境,并且碱性环境可能能够促进子实体形成。

此外,为了应对严峻的气候条件,苇菇在繁殖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机制。我们常见的其它蘑菇,如香菇、平菇、杏鲍菇等,它们在成熟以后,会把自己完全展露在空气中,依靠风来让它们的“后代”(孢子)传播得更远。但是苇菇却有所不同,为了应对沙漠严峻的气候环境,它们需要把自己隐藏在沙土之下,一旦苇菇的孢子成熟,它的后代将留存在这个由父辈创造的家园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其中一部分孢子会迅速发育,完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而另一部分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个适当的时机发育和成长。

要分辨它到底是哪个物种,其实有点难
尽管苇菇在我国新疆地区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但对它们的科学认识却是从2015年才开始的。在2012年,我国的科研人员在新疆的艾比湖周边采集到了19份蘑菇属(Agaricus)的标本。这些蘑菇无一例外在受伤后会呈现出或深或浅的红色,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

经过深入研究后,他们发现这19份标本包含4个物种,均可食用。其中两个被确认为新物种,分别是中华美味蘑菇(A. sinodeliciosus)和德贾丁蘑菇(中文名暂定,A. desjardinii);另外一个是中国的新记录种,此前仅在意大利有报道,名为帕达纳蘑菇(A. padanus);最后一个已知种是大肥蘑菇(A. bitorquis)。这项研究成果于2015年正式发表。


中华美味蘑菇非覆土栽培 (图片来源: 《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的选育》)

这种蘑菇,不去沙漠能吃上吗?
中华美味蘑菇的学名sinodeliciosus可以拆解为sino-代表中国或中华,-deliciosus表示美味的。这种以“美味”命名的蘑菇其实还有很多,例如,美味红菇(Russula delica)、美味扇菇(Panellus edulis)、美味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以及大名鼎鼎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等等。

电视剧《山海情》中种植的蘑菇——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图片来源:wikipedia)
自中华美味蘑菇被发现以来,对其进行的人工驯化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令人庆幸的是,中华美味蘑菇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品种,甚至在不像双孢蘑菇(商品名“口蘑”)那样需要进行覆土栽培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出菇。电视剧《山海情》中种植的蘑菇其实就是双孢蘑菇,看过剧的朋友应该知道,种植的过程要求挺高的,其中就需要覆土去营造蘑菇生长的良好环境,而中华美味蘑菇却可以省去这步。

培育出来的苇菇白白嫩嫩,营养丰富 (图片来源:《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的选育》)
然而,尽管中华美味蘑菇在人工栽培上展现出良好的可行性,但它的栽培前景似乎并不乐观。与其“表兄弟”双孢蘑菇相比,后者拥有着几百年的栽培历史,在所有商业化的蘑菇中,其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而它的“亲兄弟”大肥蘑菇被认为比双孢蘑菇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同样可以实现不覆土出菇,虽然早在2000年就于中国实现了人工栽培,但也迟迟没有走进老百姓的餐桌。

中华美味蘑菇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必须面对两个重要问题:首先,其价格是否能够与双孢蘑菇一样实惠?其次,相对于双孢蘑菇,中华美味蘑菇在味道和口感上究竟能有多大的差异?总体而言,中华美味蘑菇要实现商业化,仍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

如果你想现在就品尝一下这种蘑菇,体验戈壁上“赶旱海”的乐趣,就去一趟新疆吧。你会发现,鼓包的不仅有退潮后的海鲜,还可能是“卧沙”的美味蘑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