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了?华科大顶尖公共卫生学科教你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流来了?华科大顶尖公共卫生学科教你应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3544848.html
近期,甲型流感病毒多发,全国多地疾控发布提醒,须做好个人防护。那么,喉咙痛就是甲流吗?怎么区分感冒和甲流?怎样对症下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专家整理的这份指南,值得参考。
什么是甲流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流不同阶段的症状有哪些
图源:北京日报
- 除了以上症状外,很多人还会有食欲下降、乏力、流涕鼻塞、腹泻、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可能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
-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新生儿感染后可能没有上述症状,但会出现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也需提高警惕。
- 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具体症状因人而异。
如何区分甲流与普通感冒
治疗甲流的常用药物
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用于对抗甲流病毒。奥司他韦可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应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1天或第2天起即开始用药,需每天服用2次、连吃5天。玛巴洛沙韦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全病程只需要用1次药。
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处方药,用于预防或治疗甲流时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服用。目前,玛巴洛沙韦只获批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幼儿则按照体重具体计算给药剂量。婴幼儿感染后应优先考虑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应优先考虑用药安全问题。
家人感染甲流怎么办
- 患者需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家人应减少与患者接触。
- 保持家中环境和物品清洁,必要时可进行消毒处理。
- 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 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
- 尽可能全程只由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 出现相应症状时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
如何预防感染
- 接种流感疫苗。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挡口鼻,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去公共场所时佩戴口罩,易感染人群如老年人非必要不去密闭性公共场所。
- 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提高抵抗力。
哪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 儿童:5岁以下的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感染后症状可能较为严重。
- 学生:由于其社交接触频繁,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在学校或家庭中加速流感的传播,应特别注意。
- 老年人:老年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确诊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肾病或肝病、免疫功能低下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HIV阳性患者)等患者感染流感后风险增高。
- 孕妇:孕期生理和免疫系统变化使得孕妇易受感染,且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不必谈“甲”色变,佳节相聚在即,这份实用指南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吧!
热门推荐
从《微创新》到实战: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五大创新法则
两岁宝宝拼图攻略:从品牌到玩法全解析
5大类玩具助力2岁女孩成长,选购要点全解析
拼图玩具助力2岁女孩成长:选购指南与品牌推荐
生产安全基本原则有哪些要点?
安全四不放过原则如何执行
香蕉走红背后:营养价值与食用方式全攻略
橙子柚子苹果红枣梨,5种水果蒸着吃的功效与做法
从白到紫:水果颜色背后的营养密码
冬季餐桌必备:如何挑到最新鲜的油麦菜?
油麦菜:冬季养生的绿色守护者
油麦菜清炒,大厨教你正确做法!
日夜百服宁与泰诺同服或致肝损伤,医生提醒:感冒药联用需谨慎
2024年北京楼市政策松绑,高价位项目引领市场回暖
北京楼市新政显效:新房成交增五成,二手房创19月新高
最新研究:防己黄芪汤通过抑制COX-2蛋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
新房库存25个月去化周期,二手房成交逆势增长
700次调控助力楼市止跌,一线城市成交量创近年新高
狂犬病病毒来袭,被狗咬死的鸡还敢吃吗?
被狗咬死的鸡,真的安全吗?
专家提醒: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儿童营养早餐新花样,爸妈必学!
营养早餐:开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红薯早餐新花样,健康美味又简单
营养早餐DIY大赛,谁的最健康?
菊花枸杞茶:古人的护眼智慧,现代人的养生新选择
OCR文字识别:让机器“看懂”纸质文字,实现高效录入与管理
罕见奇美拉现象致亲子鉴定乌龙:男子体内藏兄弟基因
广东女子遇办证难题:先做亲子鉴定才能办出生证明
某某明星著作权侵权案:赔偿100万元,为原创作品维权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