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大戟: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多肉植物
虎刺梅大戟: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多肉植物
虎刺梅大戟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多肉植物,以其鲜艳的红色苞片和独特的刺状外观而闻名。它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群岛,属于大戟科大戟属,与仙人球特性相似,全身布满荆棘。这种植物不仅形态优美,而且花色艳丽,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是非常受欢迎的观花类室内多肉植物。
虎刺梅大戟简介
虎刺梅大戟(学名:Euphorbia milii),别名虎刺梅、铁海棠、麒麟花、基督刺、老虎簕,为金虎尾目、大戟科、大戟属、大戟系列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群岛。它与仙人球特性相似,全身布满荆棘。它开花时,型姿优美,花色艳丽,红色苞片,鲜艳夺目,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藤蔓状多刺的多肉植物,常见于热带地区,也多被种植于庭园。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一年四季都会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是非常受欢迎的观花类室内多肉植物。茎稍攀缘性,有分枝,可长达2m。茎上有灰色粗刺,叶卵形,老叶易脱落。
植物特征
茎多分枝,直径5-10mm,具纵棱,密生硬而尖的锥状刺,刺长1-1.5cm,常呈3-5列排列于棱脊上,呈旋转。叶互生,通常集中于嫩枝上,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全缘。
种植方法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但怕高温,较耐旱,不耐寒。以疏松、排水良好的腐叶土为最好。若冬季温度较低时,有短期休眠现象。广泛栽培于旧大陆热带和温带,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
繁殖方式
通常扦插。整个生长期都能扦插,但以5-6月进行最好,成活率高。选粗壮枝条,长约10-15cm,带3-4个叶节,擦干切口处流出的白浆,涂以草木灰,在阴凉处晾干2-3日,使伤口处干燥后再插入素沙之中,浇透水,以后少浇,待盆土稍干时再浇,约经过50-60天即能生根。
开花形态
花成对著生成小簇,各花簇又聚成二歧聚伞花序。花小,外侧有两枚淡红色苞片,苞片有黄色,也有深红色。雄花数枚,雌花1枚,常包于总苞内。蒴果三棱状卵形,种子卵柱状,直径约2mm,灰褐色。花果期全年。
栽培要点
- 颜色分类:红色、绿色
- 茎形分类:直立
- 叶序分类:互生
- 叶形分类:披针
- 光照需求:中强
- 生长速度:中等
- 培育难度:中等
- 适宜温度:22℃±6℃
- 酸碱范围:6.4±0.6(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