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战时美日国力差距有多大?从经济到军事全方位对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战时美日国力差距有多大?从经济到军事全方位对比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GLEJ1VE05567B6O.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二战期间,日本在军事扩张过程中挑战了当时的世界经济霸主美国,最终遭受重创。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本文将通过具体数据对比,揭示美日两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差距。

日本在和中国进行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后,得到了发动战争和发展军事力量的第一桶金,尝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的胜利,再次使日本获得在中国东北南部的巨大利益,同时割占南库页岛,不久后完成对朝鲜半岛的吞并。一次世界大战后,更是赤裸裸干预中国事务,甚至公然炸死当时中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张作霖,完成对整个东北的占领,获得了东北的资源和粮食,增强了日本的战争潜力,之后更是公然发动全面侵华和进攻东南亚的战争。

要知道战争不光是单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美国早在一战前就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二次工业革命更是从这里爆发,受一战和二战的战争影响,大批欧洲科学家移民和平稳定的美国,给美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实力带来了巨大活力,可以说美国是这一时期的生产技术创新中心。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高的。由于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任何国家都不能轻易进攻美国本土,所以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对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都持中立态度,同时对战争双方都买卖军事物资,发发战争财,陆军数量只维持在少的可怜的十万人规模,军事机器也没有开动,整个军费支出和军备生产都维持在极低的水平。


九一八事变

但日本人打破了这种平静,捅了这个马蜂窝,美国人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国民收入几乎是英苏德意日五大国的综合,日本和美国在一些重要经济指标上甚至有数量级的差距。战争爆发前,美国的国民收入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只有280多亿美元,经济总量比为7:1;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工业潜力在开战前没有激活.,战争机器发动第二年产量就增加到了5500万吨,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工业产能已经发动到极限,第二年只有440万吨,也就是说美日的钢产量上有着10倍的差距,而钢产量代表国防转化能力,美国可以造更多的汽车、舰艇、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日本从1939年到战争结束,总共生产了2040万吨石油,而美国光1940年一年的产量就达到20591万吨 ,美日在石油生产上有着五六十倍的差距,而石油产量在一定程度决定工业生产和军队的机械化程度,毕竟坦克、飞机、舰艇都要以石油加工品为动力。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就已经深深意识到这个问题,除非日本能在战争一开始就彻底击败美国,否则美国的一个反击就能将日本按在地上摩擦,后面的战争进程就验证了这些。

差距悬殊的工业生产能力决定了双方的战争动员能力、武器装备和军队装备数量和水平。

在海军方面,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生产能力上的差距,何况,美国的主战航母搭乘舰载机的数量上要远高于日本。


美军二战后退役的大量航母和战舰

随着日军的南下,其海上运输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首先日本要向散布太平洋上的遥远岛屿运送进攻和防御所需要的大量物资,同时还必须维持其本土与其占领地之间的海上生命线以提供国内工业足够的原材料。美军可以利用组建的航母舰队与日军在大洋上进行决战,不断消耗日本海军难以补充侧精锐有生力量,同时利用德国人的"无限潜艇战"完成对日本海上运输线的封锁,彻底摧毁日本的工业生产和战争潜力。


太平洋战争地图

在空军方面,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空军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零式战斗机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优于盟军同类型飞机,而且日本战斗机飞行员经历了大量战斗,不但训练有素、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并且士气高昂。在航空动力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有强劲的动力,一块砖也能飞起来”,但日本相对落后的航空动力系统与飞机性能形成了巨大的矛盾,日军只好极度减轻飞机重量和飞行员的防护,一旦正面中弹,蒙皮根本无法保护飞行员,造成机毁人亡,这和今天的日本车采取策略类似,看样日本人骨子里就透漏着一股精打细算。


零式战机

在美国在1943年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万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万多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技术指标看,两国之间的差距都非常之明显。特别是战争后期,美国越战越勇,可以利用新研制的“B-29”轰炸机从太平洋岛屿和中国大陆起飞,对日本重要的军事和经济目标进行打击,日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军备生产和经济活动,武器装备减产且质量难以保证,飞机缺乏燃油只好进行自杀式攻击,同时也和潜艇封锁战形成互补,日本在二战结束前经济已经濒临崩溃。B29向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枚原子弹,也彻底摧毁了日本人的战斗意志。


B-29空中堡垒轰炸机

在陆军方面,美国和日本可以说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巨大代差,日军的装备水平甚至不如一战时各主要交战国的水平,在数量上也有难以忽视的差距。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轻武器方面,由于有限的资源和信奉“精准射击”,日军的轻武器始终是三八大盖,虽然有射击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点,但难以在近战时形成足够的火力,而且对射手的要求较高;而美国大量装备的汤姆生、M3冲锋枪、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不但火力猛,而且对射手要求较低,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


M3冲锋枪

在支援火炮方面,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型口径火炮27082门,也就是说美军炮兵可以对日本前线炮兵和步兵进行火力压制,何况在太平洋的登岛作战还有海军舰炮和空军航空火力的支援,据说平均每名日均承受美军三吨的弹药打击,日军是难以在表面阵地生存下去的,所以在塞班岛和冲绳岛战役中日军开始进行土木作业钻洞和坑道。在坦克方面,日军的坦克设定对手是中国军队(中国缺少反坦克武器,因而可以大行其道),坦克装甲较薄,很容易被美国坦克击穿,而日军的坦克炮对美国坦克难以做到摧毁,而且坦克产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在汽车产量上,美国产能是日本产能的80倍,意味着美国陆军的后勤补给水平和机动速度要远远强于日本陆军。


美军谢尔曼坦克

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日本陆军的战斗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降。这也是二战将要结束时,苏联军队横扫关东军的原因之一。美军人员的增加带来的是战斗力呈几何倍数增加,一方面装备技术和数量增强,另一方面战争经验积累使美军的战术协同水平不断进步;而日军面临装备不足,人员战斗力下降,且难以得到补充,更重要的是日本陆军后期面临的都是整建制的被美军消灭,有生力量不断消耗。日军人数的激增带来的是战斗素质下降和战斗效能的下滑,战争初期那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本陆军已不复存在。

苏军横扫日本关东军

日本可以在精心准备战争的情况下,通过偷袭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一度获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和制空权,但这种战略进攻只维持到了中途岛海战前,日本的战场优势只维持了半年。中途岛海战后两年时间,美国就逐步挽回战场局势,并在莱特湾海战中基本消灭日军海军主力,全面转入战略反攻,一年后就结束了战争。美国通过战争快速完成工业产能的发动,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民的生活水平不降反升,可谓赢得漂亮。日本却面临经济崩溃、温饱都成问题的困境,可谓输得真惨。这就是实力差距使然啊!


裕仁与麦克阿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