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记笔记的本质:记录的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记笔记的本质:记录的意义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8A082Y400

一年前,我在朋友圈写下了一长串碎碎念:今天这篇文章从新的角度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供大家思考、拍砖。

记笔记的核心理念是:把你的大脑从信息存储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转向创造性表达。热衷于做笔记的人人人都会认可这句口号,而且这句口号挺有道理的。

然而,我慢慢发现这种做法有问题。问题不在于做笔记能不能提高效率,而在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哲学问题。

本质上,哲学就是探究我们做事的原因,以及事情背后的真相。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问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做笔记呢?

答案平平无奇,我们记录是不想忘记一些可能会忘掉的事情。毕竟,人的记忆并不总是可靠的,有时候连最重要的事情都可能记不住。

但从根本上来说,记录其实就是想把现在的事情留给将来的自己。每次你记下一条笔记,就等于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放下一些信息,以后需要的时候还能再找回来。换句话说,你是在用现在的时间换取将来的方便。

每次和我女儿在一起,她要是做了什么超级萌的动作,我就特别有感触。一方面,我很开心能亲眼见证这一刻。但另一方面,我又忍不住想拿出手机拍下来,方便以后能随时回顾这个美好的瞬间。

如果我真拿出手机来拍,就会出现一种矛盾。虽然拍下来我以后可以反复看这段视频,但那一刻的感动就会减弱。我不再是全神贯注地体验当下,而是更关注怎么把此刻拍好,留给将来的自己看。

这种相互矛盾的感受也可以应用到学习知识上。

如果我正在阅读一篇特别精彩的文章,我就会完全投入进去,好像我就在作者身边,和作者一起感受文章里的每一个字。

但是,比如我偶然看到一两句特别想记下来的话。当我准备把它们标记出来的时候,我其实就已经从当下中抽离出来了,心思转向了未来。我会思考这些金句以后怎么用,怎么把这些金句融入到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和计划里。这种变化虽然很微小,但确实在发生。

就像拍视频会让我们分心,不再沉浸体验当下一样,当我们把信息记录下来,也会让我们失去那种初次接触时的深刻感受。一个记了成千上万条笔记的人,他们看信息主要是为了将来能用上,而不是因为这些信息第一次出现时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触动。

我之所以读那么多小说,是因为读的时候我能完全沉浸其中,基本上不会有想做标记的冲动。我读书就是为了享受阅读的过程,就像看电影时你不会一边看一边记笔记一样。读小说的时候,我不觉得有什么实用价值,但读哲学书或者其他非小说类作品就不一样了。

大多数时候,真正打动我们的东西,其实不需要我们刻意记下来提醒自己。人的记忆虽然不是完美的记录器,但它确实能帮我们记住那些真正触动心灵的时刻。比如和家人的美好时光,和好友的深刻对话,或者一本改变你世界观的书。这些经历的深远影响,你不需要详细记录,也会记得很清楚。

虽然这么说,但我也知道记笔记很重要,毫不奇怪,我自己也会记笔记。不过,我不会依赖笔记来提醒我要写什么或者思考什么。我的大脑已经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些让我好奇的东西,我的直觉是我培养自己风格的源泉。

创造性表达不应该建立在囤积信息的基础上。我们不应该过分神化那些需要依赖巨量笔记才能激发创造力的人。真正能创作出持久艺术作品的,是那些能够利用自己独特的个人经历、原汁原味的记忆和富有想象力的思考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