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围性面瘫:症状、治疗与日常护理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围性面瘫:症状、治疗与日常护理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y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21987.html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位居第六位,每年约有300万人患病。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包括额纹消失、闭眼不全、口角下垂等症状。那么,周围性面瘫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目前,周围性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占整个神经系统疾病的第6位,每年约有300万人。

面瘫主要表现

为一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闭眼、皱额和蹙眉不能,眼闭合不全,眼有露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健侧。耳后可有自发性疼痛及压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疼痛或感觉迟钝及疱疹等。

面瘫的好发人群

1.疲劳、焦虑、工作强度大的人群:疲劳、焦虑和压力等精神心理因素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最终诱发周围性面瘫。
2.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感染,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病几率增加
3.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史的人群:有前驱病毒感染容易出现面瘫,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周围性面瘫最密切。

面神经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急性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抗病毒治疗、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
2.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常用的理疗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3.中药治疗:中医对面瘫的治疗有许多古方、验方,如牵正散、八味蠲风汤、贝尔散、蜈蚣朱砂散等等。
4.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之一,疼痛门诊采用创新方法:循经筋取穴针刺联合神经阻滞中西医结合治疗。

面神经炎的日常护理

一、生活习惯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和压力过大,这些因素可能对面神经炎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2. 饮食要均衡,宜选择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烟熏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对面神经造成刺激。
  3.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可能对面神经炎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可能引起面神经炎的发作或加重。

二、功能锻炼

  1. 面部表情锻炼:患者可以尝试做一些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闭眼等,以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2. 口腔锻炼:患者可以尝试做一些口腔锻炼,如吹口哨、咀嚼、吞咽等,以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3. 面部按摩:患者可以轻轻按摩面部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面部肌肉恢复功能。
  4. 眼部护理:面神经麻痹患者需注意眼部护理,适时进行康复训练,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专家推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麻醉科(疼痛医学科)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该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通过神经阻滞技术、针刺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其中,高秀梅主任医师在中西医结合疼痛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创新的循经筋取穴针刺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xyhospital.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