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民用机场竣工,为千年药都注入新动力
亳州民用机场竣工,为千年药都注入新动力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安徽亳州民用机场项目顺利竣工。这座以“芍药花”为设计灵感的机场,不仅展现了现代航空美学,更为千年药都亳州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全国民航运输机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使用二级专名的机场,亳州机场是4C级国内支线机场,预留4D级扩展空间。航站楼主体面积约11600平方米,新建1条长2600米、宽45米的跑道。作为中国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0年民航产业发展蓝图系列目标之一,亳州机场的建成对完善安徽省民航机场布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亳州市及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芍药留香·展现现代航空美学
作为安徽省第七个、皖北第二个正式开工建设的民用机场,亳州机场航站楼以“芍药留香”为设计灵感来源,以“芍药花”为原型。一片片半圆伞状网架,凌空俯视如同片片舒展的美丽花瓣,极具航空器的美学特征和现代美感,体现了亳州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现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航站楼设4部登机廊桥,民航站坪设8个C类机位,其中4个为廊桥机位,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50吨、飞机起降6404架次的使用需求。
创新技术·应对复杂结构挑战
航站楼屋面结构为钢架与网壳组合体系,节点主要通过焊接球连接,空间结构多,大跨度桁架(钢梁)数量多,安装精度及测量难度大。团队推出并使用拼装球节点定位装置,网架拼装定位,桁架外形尺寸大最大跨度53.3米,现场拼装量约1.5万件。项目根据桁架(钢梁)分布位置和相应吊装设备起重性能进行合理分段,采用散件进场、分段地面组拼、分段吊装、次构件散件安装的顺序,保证网格节点的空间定位精度,并控制整体结构的变形量。
芍药花开·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项目金属屋面整体造型近似7个花瓣围绕花蕊,如何化繁为简的实现造型是整个金属屋面的重难点。项目团队以扫描后的实体模型为依据,建筑模型外表皮屋面完成面进行屋面等高线分析,屋面板弯弧分析,得出对应模型和屋面半径,确定坡度、排水,通过分析后的比对,对屋面各“花瓣”构造层定位坐标进行分组,为现场定位及材料加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整个航站楼集中了大体积预留倾斜杯口承台、异型双曲面金属屋面、室内不锈钢花柱干挂、伞状C型柱、屋盖多边形桁架等非常规施工内容。
其中大体积预留倾斜杯口承台钢结构的深化及施工,异型双曲面金属屋面如何实现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工程的结构安全及使用观感。
航站楼外围设计有22个直径1.3米倾斜钢柱,成半圆形均匀分布,钢柱下承台尺寸长宽4~8.2米,深度5米,如何保证倾斜杯口的精准预留是该项工作的重难点。
承台预留杯口采用事前抗浮计算,确定了芯模固定方式,1:1搭设平台模仿实体工况,解决了空间测量快速定点、定位,施工混凝土过程复测,纠偏、钢柱脚固定等难题。
项目建成后,将与古城东站形成空铁联运,进一步完善亳州市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通达性和便利性,促进当地旅游业和药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前来亳州观光考察、投资兴业,助力药都腾飞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