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后,不敢大肆破坏“中山陵”?真相并非如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后,不敢大肆破坏“中山陵”?真相并非如此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PED5LGT0521U536.html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城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无数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城市建筑和文化遗产也遭受了严重破坏。但是,在那场浩劫中,国父孙中山的陵寝“中山陵”却未遭到日军的大肆破坏。后来有人说,是日军出于对强者的尊重,所以对中山陵秋毫无犯,甚至还派兵加以保护了,到底是这么回事吗?

孙中山与“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整个陵园占地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平面呈“自由钟”形,象征着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的革命精神。

中山陵始建于1926年1月,主体建筑于1929年春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陵园的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主持,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与西方建筑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建筑群依山势而建,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主要建筑包括博爱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从牌坊到祭堂共有392级石阶,象征着当时中国3亿9200万人口。

中山陵未被破坏的原因

在当时,中山陵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与复兴精神的重要象征。正因如此,在日军入侵南京后,国军对中山陵加强了保护,这也是中山陵未被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

  1. 国军的保护

1937年11月,日军逼近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组织南京保卫战。当时中央军中的中央教导总队,是抗战初期最为精锐的嫡系部队,因拥有德国精良装备和按照德军编制训练,当时被誉为“德械师”。德械师的作战能力较强,对日作战中几乎能够达到一换一的成绩,为此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想将该部队留下。在唐生智的坚持下,最后老蒋同意了唐生智的请求,由此南京保卫战期间,有将近18000人的中央教导总队驻守在中山陵所在的紫金山。

直到国军主动撤退前,紫金山光华门等阵地始终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但国军为此也付出了代价,有五名营长阵亡,战士伤亡不少。

  1. 政治因素

除了国军的顽强抵抗外,还有政治因素。此前,孙中山曾得到了诸多日本政要的支持,与日本政界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中,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时,孙中山还特意向当时的皇太子裕仁致电问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