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国生物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
一文了解中国生物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模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推动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药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系列政策牵引下,我国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大,有力支撑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约已从2019年的15.2万亿元增长至2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初步统计,2024年国内生物经济产业规模已进一步增至21.4万亿元。
行业概况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模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总的来说,生物经济是指生物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细分市场看,生物经济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医学工程等重点产业,根据《“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生物安全被列为我国生物经济产业4大重点发展领域。
与生物产业相比,生物经济是在生物技术变迁、生物产业形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成的新型经济形态,即在技术和产业变革之上形成的全新制度安排。与此相应,生物经济时代是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育种等技术加速融合为基础,以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生物信息分析、育种、微生物组学等技术群体性突破和广泛交叉融合应用为标志,围绕生物资源配置形成新的制度、政策体系,引发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生物经济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生物资源供应和生物技术研究环节,主要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人类遗传资源等生物资源,以及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产业链中游为各类生物产业经营服务商,代表参与者有药明康德、智飞生物、华恒生物、大北农、隆平高科、海新能科、路德环境、天源环保、新华医疗等。产业链下游为生物经济技术及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健康、食品领域、农业领域、工业领域、环保领域等行业。
产业现状
我国生物经济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生物技术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产业化应用相对较少。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的日益重视,以及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不断努力,生物技术开始逐步走向产业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将生物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叠加人民群众对健康、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国内生物经济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今,我国生物经济行业已经成为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推动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药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系列政策牵引下,我国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大,有力支撑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约已从2019年的15.2万亿元增长至2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初步统计,2024年国内生物经济产业规模已进一步增至21.4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物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在三次产业中的渗透率持续推进。其中,第一产业生物经济渗透率达到47.1%,第二产业生物经济渗透率达到51.4%,第三产业生物经济渗透率达到1.5%。未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生物经济在第二三产业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