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行星7年后将撞击地球?概率有多大
有小行星7年后将撞击地球?概率有多大
近日,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引发全球关注。这颗小行星有2%至2.3%的概率在2032年撞击地球,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应对这一潜在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颗小行星的发现过程、撞击风险评估以及人类如何应对这一太空威胁。
2024 YR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
2024年12月27日,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与地球擦肩而过后,被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发现。天文学家经过两天的跟踪观测,计算出其有1%的概率与地球相撞。
此后,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台站纷纷加入观测行列,更多观测结果也陆续发布。欧洲航天局发布的计算结果显示,其撞击地球的概率上升到1.6%,时间预计为2032年12月22日。2025年2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计算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概率进一步升至2%至2.3%。
北京天文馆研究馆员朱进介绍,2024 YR4小行星的直径大概在40米到90米之间,它的撞击概率估计在2%左右。在我们目前为止发现的可能撞地球的小行星里面,这个概率是非常大的。但这种撞击概率会快速变化,主要原因是最初的观测时间通常都覆盖很短,对小天体的轨道计算不是很准确,只有观测结果累积到一定程度,小天体的轨道以及撞击概率才可能更准确。
朱进还介绍,这种变化从以前的经验讲,大多数时候它可能就会减少,而且绝大多数的时候它会一下变成零。2028年,它还会有一次离我们相对比较近的时刻,届时观测之后,我们会对它的轨道有一个比现在准得多的计算,对于撞击概率的判断也要准很多。
万一真撞了,地球会发生什么?
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看似宁静,但却无时无刻不处于近地小行星撞击这把“达摩克利斯剑”的威胁之下。地球历史上共发生了22次不同程度的生物灭绝,至少11次与近地小行星撞击相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有研究称,这次灭绝事件是由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到墨西哥湾附近引发的,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
此外,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破坏和灾难。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如果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到地球上,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爆炸和火山喷发,这样的撞击事件将会导致大范围的火灾、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同时,由于撞击事件会挤压地壳还可能引发海啸和火山喷发等连锁反应,使灾难进一步扩大。
那么,如果2024 YR4小行星真地撞击地球了会发生什么?按照目前的数据,假如这颗小行星届时还是撞到地球的话,那么它会从地球轨道内圈冲过来,撞到地图中红线的某一点上,其中最接近中国的位置是孟加拉国/印度/缅甸等国家的边界。
2024 YR4可能撞击的区域 图源:网络
除了撞击概率之外,小行星的尺寸也是个重要指标,因为它代表着小行星的破坏能力。比如每天有数不清的流星体冲进地球大气层,但它们细如沙砾,对地面上的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影响。那么,万一不幸2024 YR4最终还是撞到了地球,它的破坏力又有多大呢?
目前,对这颗小行星的尺寸还是个估计值。它实在太小太暗了,现在视星等只有24(数字越大,天体越暗),相当于看15000公里外的一支蜡烛。通过光谱观测,科学家认为它很可能是一颗硅酸盐质为主的S或L型小行星,再根据这类小行星的典型反照率,推测它的尺寸大约在40-100米之间,与1908年撞击西伯利亚并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那颗小天体基本相仿。
应对小行星威胁,人类有技术能预警能控制
针对小行星的威胁,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去应对?最近几十年,为应对近地小天体的威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的合作机制。
国际小行星预警网负责协调全球小行星追踪;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小行星撞击应对任务的启动和执行、应对方案、时间期限。如果发现撞击事件在50年内、撞击地球的概率超过1%、尺寸大于50米的小行星时,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就会开始启动应对工作,决定人类如何应对这颗小行星撞击。
我国也是这一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多次参与小行星撞击地球预警。仅2024年,全球就有四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
此外,如果真的有小行星威胁地球,全球科学家们也提出了若干技术方案:此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已经执行了一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改变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我国也对外公开过小天体防御方案,并正在加紧实施中。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虽然存在且不可忽视,但完全不必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