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督教神职等级
浅谈基督教神职等级
基督教神职等级制度是理解基督教组织结构的重要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系统的神职等级制度,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复杂而精妙的组织体系。
英文的Clergy,事实上指的是普遍意义上的宗教神职人员。换句话说,基督教有Clergy,佛教也可以有,印度教也可以有,神道教也可以有。如果不采用专门的名字,何以别乎?
我们一般把最广义的基督教(Christianity)分为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历史上形成的,即天主教(Catholic Church)、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新教(Protestantism)。
首先我们来看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组织架构。
最高级别的是教宗(Pope),也叫教皇,世界上仅此一人。天主教教皇在意大利。
教皇之下的等级是枢机(Cardinal),是教皇治理教会的助手。由于担任枢机的人员穿着红衣,我们经常看到的“红衣主教”就是用来形容这类人。而枢机又被分为三个等级:主教级枢机、司铎级枢机、执事级枢机。
再往下是地方组织机构。天主教的行政区划,将世界各地分为若干教区(Diocese),而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Ecclesiastical province)。这些教区之中会设立一个总教区。总教区的首领就是总主教(Archbishop),也叫大主教。总主教一般来说也同时是司铎级枢机,比主教级枢机低一级。
总主教往下一级自然就是一般教区的主教(Bishop)。主教之下则设有助理主教或辅理主教的副职。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巴黎教省里有八个教区:巴黎总教区、克雷泰伊教区、埃夫里-科尔贝伊-埃松教区、莫城教区、楠泰尔教区、蓬图瓦兹教区、圣但尼教区、凡尔赛教区。我们可以看到,巴黎教区之外的这些教区其实都是以巴黎郊区的城市名字来命名。
法国巴黎圣母院
主教之下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神父(Priest),又叫司铎。
神父之下的等级就是执事(Deacon),这个就比较低了。
总结一下,根据现在采用的三级圣品制度,我们可以把上述介绍的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教宗>枢机>主教
第二等级:神父(司铎)
第三等级:执事
搞明白了天主教的圣职等级,我们就可以类比到东正教。东正教的等级可以这样分:
第一等级:牧首(Patriarch)>都主教(Metropolitan bishop)>大主教
第二等级:司祭(即天主教的神父)
第三等级:执事(助祭)
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之处在于,天主教在全世界只有一个最高等级的教皇,而东正教在全世界有十七个自治的教会,各自都有牧首,比如俄罗斯教会有自己的牧首,土耳其君士坦丁堡教会也有自己的牧首。
举个例子来说,俄罗斯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就是俄罗斯正教会牧首的所在地。
俄罗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是采用主教制的等级制度。新教的情况就复杂一些,因为各个教派采用不同的制度,主教制之外,亦有长老制和会众制。
长老制和会众制的等级制度完全不像主教制那么森严,因此我们先放在一边。
比较典型的主教制新教教会是源自英国的圣公会(Anglicanism),它的三级制度是这样的:
第一等级:大主教>主教(又叫监督)
第二等级:牧师(即天主教的神父,东正教的司祭)
第三等级:执事(又叫会吏)
举个例子来说,英国伦敦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驻地。
英国伦敦坎特伯雷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