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原理图中的FB符号详解:磁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PCB原理图中的FB符号详解:磁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导读:在PCB原理图中,FB符号常常让人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FB符号的含义及其代表的电子元器件——磁珠。文章将从磁珠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到选型要点进行全面阐述,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
什么是磁珠?
磁珠是一种具有高电阻率和高磁导率的电子元器件,其等效电路为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组合。与普通电感相比,磁珠在高频时呈现阻性,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实现更好的调频滤波效果。
作为电源滤波元件,磁珠与电感在电路功能上原理相同,但频率特性不同。磁珠由氧磁体组成,而电感则由磁心和线圈组成。磁珠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而电感则将交流存储起来,缓慢释放。
磁珠的工作原理
磁珠的主要原料为铁氧体,这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为铁镁合金或铁镍合金,其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
在低频段,磁珠的阻抗主要由电感的感抗构成,此时磁芯的磁导率较高,电感量较大。然而,随着频率升高,磁芯的磁导率降低,导致电感量减小,但磁芯的损耗增加,电阻成分增加,使得总的阻抗增加。当高频信号通过铁氧体时,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形式耗散掉。
磁珠的应用场景
磁珠广泛应用于电源电路、数字电路、信号电缆等场景的高频噪声滤除。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由于脉冲信号含有频率很高的高次谐波,也是电路高频辐射的主要根源,因此磁珠在此类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磁珠的选型要点
磁珠的单位是欧姆,而不是亨特。磁珠的DATASHEET上一般会提供频率和阻抗的特性曲线图,例如1000R@100MHz表示在100MHz频率时磁珠的阻抗相当于600欧姆。
铁氧体抑制元件应当安装在靠近干扰源的地方。对于输入/输出电路,应尽量靠近屏蔽壳的进、出口处。
不同的铁氧体抑制元件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频率范围。通常磁导率越高,抑制的频率就越低。此外,铁氧体的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在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粗的抑制效果好,内径越小抑制效果也越好。
在有直流或交流偏流的情况下,还存在铁氧体饱和的问题。抑制元件横截面越大,越不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越大。
磁珠的型号解读
以常用于电源滤波的HH-1H3216-500为例:
- HH:系列标识,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线用HB系列
- 1:组件封装数量,1表示一个磁珠,4表示并排封装四个
- H:材料类型,H、C、M适用于中频(50-200MHz),T适用于低频(50MHz),S适用于高频(200MHz)
- 3216:封装尺寸,长3.2mm,宽1.6mm,即1206封装
- 500:阻抗(一般为100MHz时),50ohm
其主要参数包括:
- 阻抗[Z]@100MHz (ohm):典型值50,最小值37
- 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m ohm):最大值20
-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mA):2500
总结
磁珠作为一种重要的高频滤波元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磁珠,可以有效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