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客家建筑中祖堂或祠堂设置的意义:加强了客家人的内聚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客家建筑中祖堂或祠堂设置的意义:加强了客家人的内聚力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5359109_121705319/?pvid=000115_3w_a

客家建筑中祖堂或祠堂的设置,不仅是建筑布局上的一个特点,更是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与尊敬,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优良传统。

古代客家建筑几乎都是围绕中心祖堂建设的。这个祖堂对于大型的土楼、土堡、围龙屋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姓氏一个宗族的宗祠,对于小型分散的客家民居来说,就是供奉祖先牌位的会客厅。这样的布局,表现出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与尊敬。它每天提醒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家有着共同的祖先,大家身上有着某些共同的基因,应该团结互助。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而能传承至今的最重要的内核因素。祖先牌位的设置以及祭祖的仪式,除了向子孙后代进行潜移默化的孝道教育外,也进一步加强了客家人的内聚力。同时,祭祖这样的礼仪中还包含着长幼有序和辈分高低等观念,对于走出社会的客家人来说,他们更能先听从上级的指挥而少越级出头,也就能避免处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不利局面。

本文摘自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余源鹏著,该书于2023年获得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