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堂科仪科普:《原神》海灯节活动中的传统文化解读
往生堂科仪科普:《原神》海灯节活动中的传统文化解读
《往生堂科仪》是《原神》游戏中的一个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中的许多专业术语和仪式。本文将对其中一些较为生僻的术语进行科普,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游戏内容,同时也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窗口。
响器还是免了好:这里的响器指的应该是农村红白喜事上的喇叭班,包括了锣鼓唢呐等乐器。
烧活:就是冥器,后面胡桃说的“寿山楼库”“车船轿马”“霓裳纸衣”都是,现在我们去上坟烧的纸房子之类的也是。
灵盒:棺材或是骨灰盒,这里应该是棺材吧。阴沉木是由埋在地下数千年的木材形成,具有极高的耐腐性和稳定性,适合用于棺材;而且古人认为阴沉木具有辟邪纳福的作用,能够驱邪镇魔、防腐净化,因此常用于皇室贵族的棺椁。
棚彩杠房:杠房是旧时出租殡葬用具和提供人力、鼓乐等的铺子。老北京有“十大杠房”之说。
起脊棚:就是整个棚的形式搭成殿阁规范,飞檐起戟,兽头、雕饰、梁栋俱全,外形毕肖。实际都是用编制极为精细的草席仿制彩绘而成的。
一殿两卷:殿和卷都是古建筑形制。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是四合院中最常见的形式,其屋顶由一个带正脊的悬山和一个卷棚悬山组合而成,形成勾连搭的独特造型。从正面看,它是一个带正脊的悬山屋面,而从背面看则是一个卷棚悬山屋面。
月亮门:也就是月洞门, 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圆形过径门,无门禁。
清音班:即“堂名”。旧时江南一带显贵、富豪之家遇有红白喜庆设宴待客,每每邀请艺人清唱戏曲,以昆曲为主,佐酒助兴,其专门从事应酬唱曲之艺人称为“堂名”。
杠事:就是抬棺材。在古代从出殡到下葬,棺材一旦被抬起的话,不到下葬之地是不允许落棺的,因此杠夫专不专业很重要。游戏里要求是十六人抬棺,不要求什么流派,只要素服。
魂车:古代谓死者衣冠之车。像死者生时乘坐之形,供出丧时用。游戏里的“如意亮轿”即四人抬一把椅子,背似如意,上有靠垫。亲王、郡王、贝勒有郡王衔的用黄靠垫。入八分公的用紫靠垫。一般皆用红靠垫。
白牌红牌:全称应为灵牌。是金棺入土之前供奉的临时纸制灵牌。它不同于祠堂里常年供奉的木质主牌,此乃是由冥衣铺糊出来的小型灵龛。仅高一尺许,讲究的就像小型楼库那样,宫殿顶,前出廊柱,雕栏彩绘,下边糊成汉白玉的须弥座或虎皮石的立座。前脸敞门,内贴一白纸灵牌,上贴荷叶宝盖,下贴莲花托座,亦由僧人题上亡人名讳。按规矩,都用一块黑纱蒙起来。出殡时,由次子捧着,谓之抱牌儿。
执事,即古代文武官员的仪仗。近世,大部演变成为婚丧礼仪上的执事。金执事包括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兵拳、金指掌、金卧瓜、金皮槊、金督这几种;安宿说的引魂旗应该是“清道旗”,包括飞虎旗、飞龙旗、飞凤旗、飞熊旗、飞豹旗、飞鲤旗、飞鳌旗等等。
大幡:这里应该指的是引魂幡。所谓“八角筒子幡”,即上端为八角形的架子,每角垂挂八绺白穗,每穗之间有白花一朵。架子中间挂有独条式的长幡,上书亡人名讳,外罩不同彩色纸剪成的网套,下垂三尺。嗣皇未继位为黄色;嗣皇已继位的为红色;王爷殡用绿色网套。民间豪华型的大殡也有用这种幡的,不过用的是白网套。
影亭:是彩子局彩亭之一种,高约五、六尺。系一灵龛式的素彩亭,三面敞开,上有圆门,下有须弥座,内悬死者画像或放大照片一幅。
更衣、四宝:指的是配亭,即更衣亭和四宝亭。更衣亭抬死者的袍褂靴帽;四宝亭抬死者生前用的文房四宝,如笔、墨、纸、砚、书籍、印章等。有的则抬文玩玉器等文物。
五福捧寿,鹤鹿回春:都是吉祥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