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的“三从四德”是怎么一回事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的“三从四德”是怎么一回事儿!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8812433_121249635/?pvid=000115_3w_a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如同一股深邃而持久的清流,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田。它不仅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更是对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深刻影响。提及儒家思想,不得不提其对妇女仪范与德行的独特规定——“三从四德”。这句古语,源自《仪礼》与《周礼》,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背景下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正如古语所言:“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在那个男性称雄的时代,女性的命运似乎早已被预设在了“三从四德”的框架之中。然而,这“从”与“德”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深意?它们又是如何被后世所解读与评判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秘密,并思考: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观念是否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三从”,这一看似简单的词汇,却承载着古代女性一生的命运轨迹。《仪礼·丧服》中提到的“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原本是指贵族妇女在亲属去世后服丧的礼仪规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的含义逐渐被引申为“服从”或“顺从”,成为了男女间主从关系的一种象征。在这样的观念下,女性仿佛成了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性而存在。未嫁时,她们是父亲的乖女儿;出嫁后,她们是丈夫的贤内助;丈夫去世后,她们又要成为儿子的坚强后盾。这种依附关系,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由与独立,更让她们在婚姻与家庭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责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