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铜钱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广东铜钱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广东铜钱草,又称盾叶鬼针草,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它不仅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而且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其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本文将详细介绍广东铜钱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以及食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传统药材。
广东铜钱草
广东铜钱草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观赏植物,叶色碧绿,叶片为盾型,像一个个古代的铜钱一样,故名为广东铜钱草。广东铜钱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石的功效。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广东铜钱草性质寒凉,能清热解毒,入药后还能解毒利尿。平时出现食物中毒、小便不利以及身体浮肿时,都可以用广东铜钱草来治疗。
利胆排石:广东铜钱草可以利胆排石,能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肝胆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使胆汁排泄量增加。广东铜钱草还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使输尿管蠕动增强,尿量增加,对输尿管结石有挤压和冲击作用。
营养价值
广东铜钱草全草中分离出六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物理化学常数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Ⅰ)、槲皮素-3-O-葡萄糖甙(Ⅱ)、山奈素(Ⅲ)、山奈素-3-o-半乳糖甙(Ⅳ)、山奈素-3-o-珍珠菜三糖甙(Ⅴ)、二甲氧基查耳酮(Ⅵ)等。此外,尚分离出两种无机盐结晶,即氯化钠(Ⅶ)与氯化钾(Ⅷ),同时检出有亚硝酸盐存在。
食用禁忌
不宜同食:草豆蔻。广东铜钱草具有清热、利尿功效,草豆蔻具有燥湿、行气的功效。如果两者同时服用,可能会降低广东铜钱草的清热功效,因此不建议二者同时服用。
适宜人群:小便不利、水肿患者。广东铜钱草性质寒凉,它能清热解毒,入药以后还能解毒利尿,适宜食物中毒、小便不利以及身体浮肿者食用。
禁忌人群:脾虚泄泻者。广东铜钱草性味甘咸,微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以免加重腹泻等不适。
母婴宜忌:
- 孕妇应谨慎食用。广东铜钱草性寒,孕妇服用可能会引起腹痛,甚则小产滑胎,因此孕妇应谨慎食用。
-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婴幼儿消化系统未生长完善,肠胃功能脆弱,服用性微寒的广东铜钱草会引起腹泻,损伤肠胃,因此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食用方法
泡水:取少许广东铜钱草,加入适量冰糖,用开水冲开,即可饮用,主要功效为解毒消肿,能改善咳嗽哮喘。
凉拌:取广东铜钱草若干,置于沸水中烫一下,再放置冷水中放凉,加上少许葱白和调味品,拌匀即可食用,有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