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市和顺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山西晋中市和顺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之巅,清漳河之湄,是晋中市版图最大的一个县。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一个集多种荣誉于一身的特色县区。从古至今,和顺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其历史沿革和现状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镶嵌在太行山上的璀璨明珠。
地理位置与概况
和顺,镶嵌在太行山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地处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之巅,清漳河之湄,东临河北省邢台县,以马岭、黄榆岭、风门岭、夫子岭为界;西连榆次县、榆社县,以八赋岭、佛爷岭为界;南毗左权县,以石人怀山、双石洼山、紫荆山、化皮垴山为界;北接昔阳县、寿阳县,以蔡岭山、万儿岭、大白洼山为界。全县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是晋中市版图最大的一个县,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顺县有多张名片,先后荣获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重点产煤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黄牛改良及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优秀农特产品百强县、全国重点林业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历史沿革
和顺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以下是其主要历史沿革:
- 战国时期:名为阅与,初属韩,后属赵。
- 汉代:为涅氏、沾县二县地。
- 晋代:为乐平县地。
- 北齐:置梁愉县。
- 隋朝:开皇十年(590)改名和顺县,属并州,大业初属太原郡。
- 唐朝:武德三年(620)改属辽州,五代因之。
- 宋代:熙宁七年(1074)并入辽山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仍属辽州。
- 金、元、明、清:均未改置。
- 民国初年(1912):属冀宁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顺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 1958年10月:和顺县与左权县合并,称和顺县。
- 1959年6月:和顺、左权分置,仍属晋中专区。
- 2000年:晋中地区建市,和顺县属晋中市。
行政区划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和顺县的行政区划以“里甲”为基层单位。全县设有二十二里,包括在城里、南厢里、仁寿里等。万历四十四年(1616)并为五里,即在城里、仁高里、南玉里、仪城里、德兴里。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全县划分为六个乡约,即在城、东乡、北乡、南乡、西乡、小西路。
民国时期,和顺县开始设立区级建制:
- 1914年:全县分五个区,中区驻城关,东区驻松烟,南区驻喂马,西区驻仪城,北区驻李阳。
- 1921年:并为三个区,第一区公所驻城关,第二区公所驻松烟,第三区公所驻石拐。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和顺县成为太行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划分为四个区。1940年以现今的平黎公路为界,将和顺分为和东、和西两个县,均属冀太联合会办事处。
解放后
1949年9月属山西省榆次专区。1949年将第七区的十二个行政村,三十五个自然村划给榆社县,1950年把昔阳县的三十四个自然村划归本县。全县划为五个区,一区驻城关,二区驻泊里,三区驻松烟,四区驻京上后移驻马坊,五区驻西沟后移驻横岭。
1956年春,为了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撤销区级建制,将全县划分为多个新型集镇乡和一般乡。
1958年9月20日,为适应大跃进需要,成立六个人民公社,同时宣布撤销乡的建制。
1959年6月15日,和顺、左权分置。和顺辖城关、李阳、松烟、青城、马坊,横岭、平松、喂马等八个公社。
1961年6月增为十五个公社。从此以后,公社建制稳定,生产大队及生产队略有变更,直到1979年底。
1983年12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人民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划为村民委员会。全县有15个乡、镇人民政府,330个村民委员会,476个自然村。
1986-2001年撤乡并镇之前,全县划分为城关镇、李阳镇、松烟镇、青城镇、横岭镇、紫罗乡、牛川乡、平松乡、瓦房乡、土岭乡、许村乡、喂马乡、联坪乡、阳光占乡、马坊乡等15个乡镇。共有330个行政村。
按照上级要求,和顺县从2000年开始撤乡并镇。2001年,山西省政府下发《关于和顺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和顺县15个乡镇撤并为5镇5乡。
2021年4月,撤销牛川乡,并入李阳镇。撤销阳光占乡,并入横岭镇。
2022年和顺县下辖5个镇,3个乡:义兴镇、李阳镇、松烟镇、青城镇、横岭镇、喂马乡、平松乡、马坊乡。另辖:城区,县政府驻义兴镇。
2023年全县辖5镇3乡1城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76个行政村,总人口12.16万。
现行行政区划
以下是和顺县现行的行政区划:
- 横岭镇:壁子村、蚕儿村、调畅村、东白岩村、关上村、官庄村、广务村、横岭村、口则村、龙旺村、麒麟沟村、上北舍村、石拐村、西白岩村、阳照村、要峪村、仪城村、油房村、榆树湾村、翟家庄村、庄里村
- 李阳镇:白马峪村、北李阳村、泊里村、菜地沟村、蝉窑沟村、常家庄村、凤凰庙村、郭家垴村、后峪村、狐洼村、回黄村、柳林沟村、龙峪村、马圈沟村、南李阳村、秦家庄村、三奇村、三奇掌村、上丰村、上石勒村、石梯村、史家庄村、天井村、温源村、梧桐掌村、下石勒村、岩庄吉村、阳卷村、窑尚村、野狐坪村、榆圪塔村
- 马坊乡:白草足村、柏木寨村、北村、北马坊村、城家庄村、吊儿咀村、独堆村、河底村、黑羊背村、京上村、军城村、乐毅村、马坊村、马官沟村、麦中沟村、上木瓜村、石猴沟村、树石村、双鱼沟村、寺头村、铁桥村、维上村、西河村、西勒石村、西马泉村、下木瓜村、宣窑沟村、羊儿岭村、饮马池村、应东村、榆树坪村、张庄村、坐化塔村
- 牛川乡:北高邱村、陈家庄村、崔家坪村、高邱村、化南沟村、黄岭村、梁家沟村、岭南村、吕家沟村、南庄村、牛川村、其林台村、上松沟村、下黄岩村、下松沟村
- 平松乡:白泉村、大夫岩村、东河会村、合山村、河梁沟村、后祁村、平松村、坪地川村、前祁村、三泉村、沙佛陀村、十八闯村、石南坪村、石盆岩村、寺庄头村、松家岭村、瓦房村、西河会村、西河峪村、先生堂村、小庙村、小南汇村、新安庄村、新村、玉女村、庄窝掌村
- 青城镇:百备村、柏木槽村、朝坡村、大川沟村、大川口村、大窑底村、大雨门村、东窑村、圪检洼村、胳膊堂村、关地沟村、后当城村、后虎峪村、井洼村、柳科村、前虎峪村、青城村、神堂峪村、石叠村、石家庄村、石驮坪村、石掌沟村、寺铺村、松垴村、土岭村、王汴村、小西沟村、新庄村、赵庄峪村
- 松烟镇:暧窑村、白仁村、北岭头村、常峪村、大董坪村、大发沟村、东坡村、东山村、范庄村、凤闯村、夫子岭村、富峪村、官家峪村、核桃树湾村、后营村、灰调曲村、阔地村、雷庄村、马连曲村、南良马村、南天池村、牛郎峪村、七里滩村、前营村、乔庄村、青家寨村、圈马坪村、水滩村、寺南坡村、松沟村、松烟村、西坡村、小董坪村、小拐村、许村、走马槽村
- 喂马乡:北安驿村、曹家峪村、大佛头村、大南巷村、东喂马村、东远佛村、弓家沟村、古窑村、古窑口村、关家窑村、河绪村、后窑堤村、后仪岭村、康家沟村、南安驿村、前仪岭村、上元村、寺沟村、西仁村、西喂马村、西远佛村、细窑村、窑堤村、远佛口村
- 阳光占乡:崔上庄村、拐子村、寒湖村、胡松沟村、内阳村、牛家沟村、沙峪村、上阳村、西沟村、下白岩村、小上庄村、阳光占村、阳社村、张建村、张科村、赵村
- 义兴镇:白云村、白珍村、北城社区、北关村、滨河社区、蔡家庄村、长沟村、串村、东城社区、东关村、东垴村、东仁村、东窑沟村、冯家庄村、凤台村、甘草坪村、高窑村、郜家庄村、官斗村、官庄村、河北村、红堡沟村、后沟村、后南峪村、会里村、贾家沟村、井玉沟村、井子村、九京村、科举村、口上村、李家掌村、联坪村、恋思村、刘家窑村、南城社区、南沟村、南关村、南窑村、裴家峪村、棋盘垴村、前南峪村、前桑家峪村、青背村、青杨树村、曲里村、任元汗村、上虎峪口村、石板房村、石家峪村、梳头村、寺圪套村、太阳坡村、土地坪村、团壁村、湾里村、西城社区、西垴村、下虎峪口村、新庄村、邢村、岩庄村、阳坡庄村、杨家峪村、尧村、仪村、砖窑村、紫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