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学会看舌象,提前预知身体健康状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分钟学会看舌象,提前预知身体健康状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3491910
舌象是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实“望”除了包括看气色、看身形等,看舌象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舌象反映出的身体变化,往往会早于我们的感受,可以对我们起到提示或预警的作用。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重要部分,临床上对于各种疾病,都常结合辨舌来决定诊断和治疗,是中医临床上占重要地位不可缺少的检查常规。舌体的形质和舌色,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舌苔和舌体的润燥,反映津液的盈亏和病变性质。
▲健康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以下是在中医丰富的舌诊内容中,一些简便、易学的小方法,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监测健康状态,以达到未病先防、疾病早治的目的。
看舌象辨健康方法一:看胖瘦
- 舌体胖大:提示体内水湿较多,或痰浊上泛。
- 舌体偏瘦:体内的津液不足,气血亏虚。
看舌象辨健康方法二:看颜色
透过舌苔看下面的舌质的颜色,正常健康人一般为淡红舌。
- 颜色偏淡、偏白:体质虚寒,气血不足。
- 颜色偏红:提示体内可能有热证。
- 颜色紫暗:气滞血瘀,可与增生、囊肿、肌瘤、肿瘤等疾病相关。
看舌象辨健康方法三:看舌苔
中医认为,舌苔由胃气上蒸形成,正常的舌头是薄白苔,覆盖较均匀。
- 无舌苔:提示体内的津液不足,脾胃功能较差。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和经常熬夜的人。
- 厚白苔:体内湿寒,脾胃运化功能差。
- 黄腻苔:体内湿热。
- 花剥苔:舌苔基本剥脱,仅余少量残存。提示胃阴不足,体内津液亏损。
- 裂纹舌:津液耗损,脾胃的运化功能差。
看舌象辨健康方法四:看形状
- 齿痕舌:舌头两边有齿痕,舌淡红,舌体胖大。主要是因为脾气虚,运化水湿的能力差,身体里湿气重,舌头胖大,然后跟牙齿形成挤压就成了齿痕舌。
- 舌头太尖:往往意味着肝气不舒。这类舌头尖,整体细长的舌像,天生性格敏感,心思细腻,在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往心里去引起肝气不舒。
- 舌头歪向一边:提示中风或即将中风。人体的舌神经连接着大脑,舌头是大脑的先行器官。脑供血不足时,伸舌头时舌尖会偏向一侧不能居中,也就是俗称“歪舌头”,或者发现吃饭、说话时老是咬着舌头,舌尖发麻等,都要警惕中风。
看舌象辨健康方法五:看位置
舌头的不同区域,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分别代表不同的脏腑、器官。当某个脏腑出现问题,在舌部的对应区域可出现相应的变化。
- 舌尖:对应人体上焦,反映心肺、咽喉、甲状腺等部位状况。
- 舌中:对应人体中焦,反映脾胃等部位的状况。
- 舌根:对应人体下焦,反映肾脏等部位的状况。
- 舌两侧:对应身体两胁的位置,反应肝胆等部位的疾病。
根据以上对应关系,可以及时了解我们五脏六腑的状况,下面为常见的几种舌象。
- 舌尖红——心火旺。
- 舌中间红——脾胃不和,有胃火。
- 舌两边红——肝胆火旺。
- 舌根部黄厚苔——下焦湿热。
- 舌尖凹陷——心肺气虚,可见胸闷气短等症状。
- 舌中间有明显裂痕——胃阴不足。
- 舌中间苔白腻——脾虚湿盛,常见小儿积食。
- 舌中间凹陷,两侧鼓起——肝郁脾虚,常见于女性乳腺增生、抑郁、情绪不宁等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舌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表现,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热门推荐
长期投资股票的选择与策略
老年斑专用药膏大揭秘:这些成分最有效
吃西红柿能防老年斑?真相揭秘!
食物中毒后,如何用米汤科学补救?
李斯特菌来袭!教你如何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妙佑医疗教你应对食物中毒:症状识别与急救指南
食物中毒怎么办?这份科学自救指南请收好!
在香港如何考驾照?一文详解车型选择、学习途径、费用及考试流程
科目一驾照考试指南:选考场、备考技巧与心态调整分享
考科目一的准备工作
春节期间朝天门无人机表演震撼来袭!
3000余架无人机点亮重庆夜空,朝天门上演14天视觉盛宴
舞蹈专业考教师资格证指南:考试内容与要求解析
山楂茶配穴位按摩,中医调理脂肪肝有妙招
一个晨跑者的悲剧:脂肪肝离你我究竟有多远?
在家做大桶水果茶的做法
夜宿鲸鲨馆:珠海长隆的亲子科普新体验
王夫子的智慧箴言:20句哲学名言解读
当归丹参巧治老年斑,中医调理助你重获肌肤光彩
猕猴桃:天然抗老神器,告别老年斑!
如何缓解心理健康问题?专家支招
杭州美食全攻略:从早餐到夜宵,9大疑问一文详解
三亚冲浪热:你敢挑战尾波冲浪吗?
三亚绝美海滩与雨林探险指南:天涯海角、亚龙湾、呀诺达
从“纸裘、皮裘、长袍到棉袄””,探析我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绿色出行新风尚:骑车、走路还是坐公交?
中医食疗方助你远离老年斑
营养专家推荐:这些食物能帮你预防老年斑
许世友指挥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从战术调整到战略克制
政策扶持叠加科技创新 广西云南甘蔗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