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家大院:华夏民居第一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家大院:华夏民居第一宅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hues.com.cn/gujianzhu/gzmc/show/?N_ID=622

王家大院是典型的北方汉族民居古建筑群,它具有黄土高坡的千门城堡之美称。王家大院古建筑年代从清康熙、雍正、乾隆建至嘉庆年,面积达到四万五千平方米,王家子孙更是远远富过了三代,家族薪火相传,足足兴隆了八代人,见证和反映了清朝繁盛时期。王大大院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 “山西的紫禁城”。

王家大院古建筑特点

王家大院有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大建筑群,面积45000平方米,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在古建筑范畴,它的艺术内涵可谓贯穿种种,无所不包。

王家大院的选址也非常考究,一是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占据静升村北山坡黄土高地,背阴可以阻挡胡地北风,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二是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于左右,可保证宅居地“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三是依山面水,居高可以望远。前览俯视,田园漫漫,河水潺潺;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夏日层峦叠翠,冬来银装素裹,一幅美妙的自然山水画尽收眼底,堪称理想之宅居宝地。其建筑结构,融历史、哲学、力学、美学为一体,多采用前院为木构架形制,后院为两层窑楼,底层为前檐穿廊的窑洞,二层为梁柱式木结构房屋,构成了典型合理的梁柱式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且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

王家大院主要建筑群

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建筑风格情调。

1.高家崖(凤)

高家崖有两个主院,都是三进四合院。院中设祭祖堂、绣楼、厨院、家塾,并设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这些大小院落交错联合,人进院中,觉得那院中有院,门里有门。高家崖的“敦厚院”特有文化代表性。它是十七世王汝聪的院落,高大院门的门楣木雕,做的是琴棋书画。

2.红门堡(龙)

红门堡设计时隐含了一个“王”字。它的院落或富丽堂皇,或小巧朴素。很有意思的是,王家早早就把窑洞与房屋做在一起,且做得相当美丽。看红门堡要看它的雕刻技艺,它是清代纤细繁丽的典型。又因这里有些院落建于乾隆早期,所以,其雕刻古朴粗犷,接近明代风格。

3.崇宁堡(虎)

东南堡为“龟”,下南堡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稳家固业传世之喻意。

王家大院书院文化

王家能够八代不败,靠的是文化安家。类似“诗书传家”的匾额处处可见,各院木雕石刻画,说的都是上进孝敬尊贤故事,小孩子有书塾,中青年有书院,中国文化及智慧道德,在这里被仰慕并遵从。养正书塾一对联“染成绿萼初华好觉暗香入室,偶得古人精册较胜春风在庭”。“何幸登高豁心目,愿从圣道穷余芳”,灵动着他们的取向与快乐,今天读来,也好有感染力!

王家的养正书塾十分醒目:大门用四条完整青石做成,岁寒三友,两边都是竹节,每每孩子进门,它便提醒说:竹要空心,人要虚心哟!王家大院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