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秘密立储制”实际上只执行过一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秘密立储制”实际上只执行过一次?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5486629_381921/?pvid=000115_3w_a

清朝雍正帝继位后,吸取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教训,建立了秘密立储制。不过鲜为人知的是,直到清朝灭亡,符合雍正帝设想的“秘密立储制”在实际上只执行过一次,清朝大多数皇帝都不是通过“秘密立储制”继位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建立了“秘密立储制”,但由于雍正帝儿子少和一系列操作(比如让十二岁的弘历代表他去祭祖),“弘历是储君”在雍正帝继位之初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雍正五年(1727年)弘时死了之后,连朝鲜人都知道弘历是储君了,“秘密立储制”的“秘密”此时已经完全形同虚设。

乾隆帝继位后执行“秘密立储制”,也选了几位皇子。但由于乾隆帝活的时间实在太长,他挑选的几个秘密储君都死在他前面。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帝将皇位让给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帝),退为太上皇。嘉庆帝在乾隆帝活着的时候就继位,“秘密立储制”再次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清朝的秘密立储制虽然在理论上是一种进步的皇位继承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屡次遭遇挫折,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