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归并排序(MergeSort)递归&非递归实现详解

创作时间:
2025-03-11 02:02: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归并排序(MergeSort)递归&非递归实现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blkblizzard/article/details/139473721

归并排序(Merge Sort)是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5年,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二战期间首次提出。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些小问题,最后再将结果合并。具体来说,归并排序将数组递归地分成两半,直到每个子数组只有一个元素为止,然后将这些子数组逐步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数组。这个过程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分割(Divide)和合并(Merge)。

代码实现

递归实现

在实现归并排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创建一个临时数组(tmp),用来存放单次排序后形成的新的有序数组。注意:我们将前后两部分的递归放在前面,也就是说我们先将数组分成单个元素后再进行排序,这个逻辑大家需要理清。最后的两个while循环就是将还剩下数据的部分拷贝到临时数组中。最后用memcpy将临时数组拷贝到原数组的对应位置(容易出错)记得引用头文件<string.h>在C++中引用

//递归主体
void _Merge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int* tmp){
    if (begin >= end)
        return;
    int mid = (begin + end) / 2;
    // [begin, mid][mid+1, end]
    _MergeSort(a, begin, mid, tmp);
    _MergeSort(a, mid + 1, end, tmp);
    // [begin, mid][mid+1, end]归并
    int begin1 = begin, end1 = mid;
    int begin2 = mid + 1, end2 = end;
    int i = begin;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if (a[begin1] < a[begin2]){
            tmp[i++] = a[begin1++];
        }
        else{
            tmp[i++] = a[begin2++];
        }
    }
    while (begin1 <= end1){        //判断左右两边虽没有走完,将剩下的插入到后面,因为左右两边早已有序。
        tmp[i++]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tmp[i++] = a[begin2++];
    }
    memcpy(a + begin, tmp + begin, sizeof(int) * (end - begin + 1));
}  

//归并排序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n) {
    int* tmp = (int*)malloc(sizeof(int) * n);
    if (tmp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
    _MergeSort(a, 0, n - 1, tmp);
    free(tmp);
}  

非递归实现

非递归的归并排序设计的核心就是设置一个gap,随着我们排序范围的增大,gap也是double增长,实现逻辑与递归形式大同小异。

void MergeSortNonR(int* a, int n){
    int* tmp = (int*)malloc(sizeof(int) * n);
    if (tmp == NULL){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
    int gap = 1;
    while (gap < n){
        printf("gap:%2d->", gap);
        for (size_t i = 0; i < n; i += 2 * gap){
            int begin1 = i, end1 = i + gap - 1;
            int begin2 = i + gap, end2 = i + 2 * gap - 1;
            // [begin1, end1][begin2, end2] 归并
            //printf("[%2d,%2d][%2d, %2d] ", begin1, end1, begin2, end2);
            // 边界的处理
            if (end1 >= n || begin2 >= n){
                break;
            }
            if (end2 >= n){
                end2 = n - 1;//自适应
            }
            //printf("[%2d,%2d][%2d, %2d] ", begin1, end1, begin2, end2);
            int j = begin1;       //开始归并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if (a[begin1] < a[begin2]){
                    tmp[j++] = a[begin1++];
                }
                else{
                    tmp[j++] = a[begin2++];
                }
            }
            while (begin1 <= end1){
                tmp[j++]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tmp[j++] = a[begin2++];
            }
            memcpy(a + i, tmp + i, sizeof(int) * (end2 - i + 1));    //每一次归并都拷贝回去
        }
        printf("\n");
        gap *= 2;
    }
    free(tmp);
}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每层遍历次数*递归树高度)。而每层个数均为N,递归高度为logN。于是递归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空间复杂度

递归归并排序排序的空间复杂度的计算为(辅助空间大小+调用栈空间)。于是辅助空间大小为N,调用栈空间为logN。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N+logN)。

而非递归没有调用栈的过程,而是迭代所需的临时空间大小。所以空间复杂度也为O(N)。

应用场景

归并排序由于其稳定的O(NlogN)时间复杂度,常用于以下场景:

  1. 外部排序:当数据量非常大,无法一次性加载到内存时,可以使用归并排序的思路对外存数据进行排序。
  2. 稳定排序: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适用于需要保持相同元素相对顺序的场景。
  3. 多线程环境:归并排序的分治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并行化处理,可以利用多线程提高排序效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