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竞争如火如荼!上市银行这项贷款质量如何?
业务竞争如火如荼!上市银行这项贷款质量如何?
随着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半年度报告的披露,零售贷款领域的资产质量状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激烈的个贷业务竞争中,多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同时也引发了对资产质量的担忧。本文将详细分析当前银行业在零售贷款领域的竞争态势和风险状况。
个人消费贷、经营贷竞争激烈
2024年以来,消费贷、经营贷市场竞争加剧。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发放优惠券、拼团优惠等方式加大营销力度。多家银行已将个贷业务作为展业重点,从中期业绩数据来看,多家银行个贷业务呈现增长态势。
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分别实现了17.4%和16.7%的“双位数”增长。农业银行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长7.3%,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较上年末增长均超20%,分别为26.5%、28.4%。
股份行中,“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77.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7%;浙商银行零售贷款(包括个人房屋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2922.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
城农商行也不甘示弱。宁波银行上半年持续助力消费信贷,截至6月末的个人贷款总额5231.48亿元,比年初增长3.14%,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个体经营贷款余额分别为3318.15亿元、990.82亿元,均较上年末有所增长。
关注零售贷款领域风险
在促消费、加大普惠贷款投放的背景下,银行个贷业务竞争激烈,激进营销下,市场开始关注贷款背后的资产质量问题。
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截至2024年6月末,超4成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呈下降态势。但也有9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上升,其中,西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0.37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72%。
西安银行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解释,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降级的趋势下,受建筑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等行业风险上升因素影响,该行信贷资产受到一定程度的资产质量下迁和逾期率上升压力。
尽管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个人贷款业务领域的风险不可忽视。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青农商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此外,在零售端方面,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继续高位上行。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表示:“2021年以来,经济承压,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呈逐步改善趋势,主要是对公领域不良改善贡献。今年以来社融增速回落,银行零售端风险暴露压力明显加剧,零售不良率上行,各项前瞻性资产质量开始波动,预计下半年这一趋势延续,并逐步体现在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上。”
整体风险可控
在上市银行近日召开的2024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资产质量问题成为投资者普遍关切的话题之一。多家银行管理层表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零售信贷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挑战,但风险稳定可控。
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上半年,信贷整体呈现零售贷款弱于公司贷款的格局。“以我行为例,较上年末而言,截至6月末的公司贷款增长9.9%,个人贷款增长4.86%,公司贷款增速高于零售贷款5.04个百分点。作为一家典型的零售银行,零售信贷增速低于5%,这个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金融实际上是经济的映射,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关注信贷趋势的变化。”
零售业务风险压力来自哪?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潘华枫表示,部分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还款能力仍面临考验。受当前经济环境及房价下跌影响,部分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的信用风险上升趋势仍然持续,这也是资产质量面临的风险压力来源之一。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表示:“预测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估计还会略有上升,但是整个零售信贷的风险是稳定可控的。”针对下一阶段零售信贷的发力点,房贷业务方面,二手房是招行一个新发力点,小微和消费贷也是一个重要品种。在信用卡业务中,新的发力点是分期业务,包括汽车分期、新能源汽车分期。
本文原文来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