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强县 | 慈溪市:三策并举护航高质量充分就业
对标最强县 | 慈溪市:三策并举护航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以来,慈溪市人力社保部门积极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政策支持、就业帮扶和毕业生引育等三大策略,多举措推进“乐业慈溪”民生实事项目,全方位护航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策先行 就业梦想扬帆起航
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秉持就业优先的核心理念,积极践行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的作用,让政策的红利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寸就业热土。2024年,慈溪市某电器有限公司用工情况较为稳定,经确认后享受稳岗返还补贴20余万元,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助企“轻装上阵”。无论是就业路上的坎坷行者,还是怀揣梦想的高校毕业生,各类群体在这份政策的阳光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温暖,为他们的就业梦想起航铺设了坚实基石。
灵活运用宣传渠道,落实落细就业创业政策。主动推送就业创业政策信息,积极开展“助创促就·创就未来”慈溪市创业政策推介、宁大科院创业指导站政策宣传咨询等活动,深入镇(街道)企业群体做好补贴政策宣讲。抓好赴外招聘契机,将慈溪市就业创业暖心政策传递至省内外院校和劳务协作基地。
据统计,2024年全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35332.76万元,就业政策资金支出8954.54万元。留工优工、援企稳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资金相继落实,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就业潜力。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2024年,全市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深化合作 高质量就业开启新篇
在毕业生引育方面,慈溪市更是下足了功夫。慈溪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开启新篇章。
2024年,慈溪市先后组团赴沈阳、兰州、太原、武汉、大连、西昌、长沙等全国各地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这一年,慈溪市已累计开展校园招聘会43场,参会企业达749家次,提供岗位数2243个,需求人数达17118人,达成初步意向3553人次。为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维度,市人社部门邀请全国多地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走访当地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探讨合作意向。经过深入交流探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育、学生就业、项目申报、技能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同时,通过签署共建毕业生就业基地协议等措施,并与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引智留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力推进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见习岗位开发,目前全市已建立145家就业见习基地,慈溪市企业已成为众多大学生就业见习的“宝藏地”。2024年7月,西安交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60名优秀学子走进慈溪市企业,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实训。同月,来自清华大学的4名优秀学子也进入慈溪市2家龙头企业实习。据介绍,未来三年,每年都有清华学子进入慈溪市企业进行实习。
学子游慈溪、慈溪留学子。近四年来,市人力社保局先后带领1100余名科院师生开展“走进名企,爱上慈溪”游学活动,走访慈溪优秀企业和著名人文山水景点,帮助学子提前了解企业需求、坚定留慈信心。2024年,先后组织五期游学活动,带领宁大科院师生前往8家企业和1座全国文明村进行现场沉浸式观摩,助力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期待。
慈溪市还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帮扶,开展更高质量“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提供毕业生“1131”专属服务。目前已帮扶1701人,帮扶率达100%。
搭建桥梁 重点群体帮扶无遗
为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慈溪市针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以及就业帮扶攻坚等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行动,实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全覆盖,帮扶率达到100%。
市内招聘会蓬勃开展。2024年2月24日,新春大型招聘会在慈溪会展中心举办,485家企业提供了2万个优质岗位,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前来应聘,创下了慈溪近5年来新春大型招聘会规模之最;9月28日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28家企事业单位推出公交驾驶员、消防通讯员、电商在线顾问等岗位94个,需求量达435人。慈溪市还连续五天在掌起、浒山等市内五地举办2024就业援助月暨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5场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共吸引71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推出各类岗位239个,需求人数1700余人,达成初步意向199人。
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招聘同样成效显著。慈溪市通过慈溪人才网和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举办了就业援助月网上专场招聘会,21家企业提供招聘职位357个,需求人数900人。
为给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搭建就业暖心桥梁,慈溪市人社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特色和当地产业结构,加强了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的建设和运营。2024年新建成了龙山、周巷、长河零工市场。截至12月底,全市已有7个零工市场和8个村(社区)零工驿站投入使用,累计在“浙里找零工平台”发布岗位65075个,求职人数10181人,达成意向2300人。
在匡堰镇,零工驿站还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杨梅种植大户搭起了连心桥,助推当地杨梅产业发展。该镇通过成立杨梅零工驿站和镇零工市场,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对接外地杨梅摘工输出县市,并在杨梅季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杨梅零工服务月活动,最终达成工作意向超400人。此举措不仅为外地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也解决了当地杨梅产业的用工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