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利湿退黄:茵陈的功效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本草精荟》:利湿退黄:茵陈的功效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27517.html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为菊科植物滨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属利水渗湿药,是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主要药物。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材烧。”茵陈的采收时间会直接关系到其药效的发挥,一般是以春季三月的幼苗入药,此时的茵陈绵软、香气浓郁。过了三月,茵陈就长大长老了,既不能食用,药效也会大打折扣。
药性与归经
- 味苦、辛,性微寒
- 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与应用
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暑湿湿温,湿疮瘙痒,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本草正义》: “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
《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长沙药解》:“茵陈通达经络,渗泄膀胱,性专去湿,故治发黄,并浴疮疥瘙痒之疾。”
《本草备要》:“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为治黄疸之君药。”
茵陈的配伍应用
- 用于黄疸。茵陈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而退黄疸,凡湿热熏蒸而发黄者,常为主药。可单用一味,大剂煎汤内服。若见烦躁,小便不利而大便难者,常配伍大黄、栀子,即茵陈蒿汤。若小便不利明显者,则常与五苓散配伍应用,即茵陈五苓散。
黄疸之证,有阳黄与阴黄之分。
黄疸兼热证者,即为阳黄。如湿热黄疸,可用茵陈蒿汤;若是燥热黄疸,则可用栀子柏皮汤。湿热与燥热,犹如地之涝与旱,皆可令禾苗发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此即可分辨。
黄疸兼寒证者,即为阴黄。治寒湿黄疸,常以茵陈配伍附子、干姜等温中之药,即茵陈四逆汤、茵陈理中汤等方。
汪昂言:“脾胃有湿热则发黄,黄者,脾之色也,。热甚者,身如橘子色,汗如柏汁;亦有寒湿发黄,身熏黄而色暗。大抵至以茵陈为主,阳黄加大黄、栀子,阴黄加附子、干姜,各随寒热治之。”
《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临床功效
- 利湿退黄:可用于治疗黄疸导致的目黄、身黄及小便黄等,茵陈苦寒,归脾、胃、肝、胆经,擅长清利脾胃肝胆的湿热,使湿热从小便排出,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如果身目发黄、小便短赤,或者是由于脾胃寒湿郁滞导致的黄疸,则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解毒疗疮:可用于治疗湿疮之类的皮肤病,茵陈苦寒,可以解毒疗疮。可用于治疗湿热阻于中焦而引发的风疹、湿疮等疾病。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煎汤内服或者漱口,还可以治疗口腔溃疡;
- 清热祛火:茵陈苦寒,尤其是夏季应用,还有助于调理或缓解伏暑夏季引起湿热、暑热的情况。
注意事项
- 茵陈为性微寒的中草药,对于虚寒体质的人群,应该慎用。
- 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 《得配本草》当中记载: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所以,对于不是湿热引起的发黄应忌服用。
- 茵陈有渗湿的作用,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 在服用茵陈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辣椒、大蒜等,同时也要避免喝咖啡、浓茶以及烈酒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热门推荐
减脂有氧运动时间:45分钟到60分钟最佳,可分时段进行
凉茶博物馆:每个广东人都是凉茶专家
脂肪瘤形成的原因
脂肪瘤的形成因素是什么
八股文是什么?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理财不保本意味着什么?理财不保本产品的风险如何把控?
别让“佛系”偷走孩子的天赋!三把钥匙助你激发学习内驱力
数据统计与分析术语全解: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方法
普通话发音不饱满怎么锻炼,需控制好发音器官、舌位标准
2024软科欧洲大学学科排名--地理学
有成功的残疾人有哪些?他们的人生不设限!盘点那些成功的残疾人!
八首福气诗词 送你新年满满的福气
服用藿香正气水后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如何认识汉江奇迹的内涵?汉江奇迹的影响有哪些?
圆明园遗址:历史沧桑与园林艺术的瑰宝
黄芪的鉴别方法
了解股票大宗交易的锁定期规则
超50万人研究发现,常喝牛奶与肝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牛奶还能喝吗?
大规模研究显示,常喝牛奶与中国人癌症风险升高有关,还可能增加女性心脏病风险
如何评估房屋贬值损失?这种评估有哪些方法?
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打破“一考定终身”,探索多元化录取新路径
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可以一起吃吗
财富效应:探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地下室如何增加采光?多种实用解决方案详解
员工有回避制度么:法律视角下企业内部回避制度的设立与实施
回避制度有什么意义
《石钟山记》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刻录光盘不成功怎么办?全面解析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规律22 - 攘外安内:内部矛盾为何常常被优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