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考量政策风险与通胀压力——2025年1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点评
美联储考量政策风险与通胀压力——2025年1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点评
美联储于2月19日发布了2025年1月28日至29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本次会议纪要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美联储正在考虑暂停或放缓缩表以应对债务上限问题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官员们对通胀前景的上行风险表示担忧,尤其是考虑到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未来降息的关键将取决于通胀是否出现实质性进展以及就业市场是否出现意外走弱。
当地时间2月19日,美联储发布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025年1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纪要。有三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美联储讨论暂停或放缓缩表,背后的主要考量在于债务上限问题加大了观测真实流动性情况的难度
会议纪要显示,在除了做出“暂停降息”决定外,美联储官员讨论了放缓或暂停资产负债表缩减(缩表)。这背后的主要考量在于:现阶段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持续存在,截至2月12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36.22万亿美元,高于1月2日美国正式恢复的联邦政府债务上限36.1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已在1月21日开始动用“超常规措施”以防止债务违约。
在此情况下,财政部国债发行面临被迫削减,美联储的财政部一般账户(TGA账户)余额预计将进一步下降甚至趋于耗尽,这部分资金将转向流入金融体系,导致银行准备金规模扩大,货币市场的真实流动性状况被掩盖。而未来一旦债务上限问题得到解决,财政部为重建现金储备而大规模发债,银行准备金可能迅速收缩,这种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可能使美联储面临政策调控的滞后性,2019年美国就曾出现过因缩表而引发的回购市场利率大幅波动的情况。因此,美联储对此潜在流动性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并正在提前思考应对措施。
向前看,暂停缩表或仍不会在近期的美联储会议中迅速实施。会议纪要仅展示了1月议息会议中的官员表态,而根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月在国会的最新演讲,缩表进程可能并不会马上结束,鲍威尔表示“我认为我们在减少央行债券持有规模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市场流动性已经缩减到足以影响美联储减持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的程度。”
此外,美联储或将对持有的美国国债期限结构进行调整。1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支持缩短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期限,以更贴近未偿美国国债的到期构成。2024年,美联储持有的国债加权平均期限超过8年,而私人持有的国债存量的加权平均期限不到6年。
第二,近期经济数据以及特朗普政策导致的未来通胀预期变化,使得美联储官员担忧通胀甚于就业
1月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普遍指出了通胀前景的上行风险,而不是就业市场的风险。从近期经济数据来看,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以及CPI环比增速均自去年11月以来出现回升,新增非农就业3个月均值从去年10月份的11.8万人升至今年1月份的23.7万人,CPI、核心CPI季调环比增速分别从去年10月份的0.2%、0.3%升至今年1月份的0.5%、0.4%,就业市场维持稳固而通胀出现升温,使得美联储担忧通胀的上行风险超过就业市场风险。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策导致未来通胀预期变化。1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担心白宫的政策变化可能会使美国通胀保持在美联储的目标之上”。自美联储1月会议以来,特朗普已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并宣布计划对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同时还在考虑对汽车、半导体和药品征收25%或更高的关税。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地区的调查表明,企业试图将潜在关税产生的更高投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密歇根大学1年和5年期通胀预期从去年10月份的2.7%、3.0%升至今年2月份的4.3%、3.3%。
第三,美联储再度降息主要关注抗通胀能否实现进展以及劳动力市场会否意外走弱
向前看,预计美联储仍锚定通胀与就业的双重目标,进一步降息的关键信号在于通胀回落能否取得进展以及劳动力市场会否出现走弱。在通胀上,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仍需要较长的传导时间,一方面关税政策还可能由于谈判而存在调整,另一方面从商品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到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还需要一定的传导。对于就业,需要关注特朗普收紧移民管制以及加强联邦政府机构撤裁会否打破劳动力市场稳固的局面。
从市场反应来看,1月会议纪要引起的市场预期变化较小,FedWatch显示美联储年内降息1次25bp、在7月开启下一次降息是基准情形。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edWatch、中泰证券研究所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