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陋室铭》我顿悟:人活到极致,一定是极简的
再读《陋室铭》我顿悟:人活到极致,一定是极简的
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至和州。作为贬官,他只能居住在郊外的一所破旧小屋。屋外荒草丛生,屋内仅能摆放一桌一椅一床。然而,刘禹锡并未因此失落,反而怡然自得,在那里读书烹茶,并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他在文中所写:"何陋之有?"在他看来,生活的好坏,从不在于住所有多豪华,吃穿有多奢侈,而在于一个丰盈的内心。
林清玄也说,要想得到生命的清欢,就要为生命做减法。当人活到了极致,一定是极简的。
物质极简
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有个终身奉行的准则:过最简单的物质生活,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
但无论处在哪个时代,偏偏有不少人喜欢追名逐利。殊不知,人只有精简自己的欲望,才能活得轻松而丰盈。
公元793年,21岁的刘禹锡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当时官场贪腐之风盛行,一个小小县令,短短两年就能贪得上万两白银。官员之间交往,他们更是时常以奇珍异宝为贵。
然而刘禹锡对此嗤之以鼻,他的家中只有些简单陈设,和普通人家别无两样。他不迷恋珍贵珠宝,也不热衷深宅大院,更不喜欢精致的衣服。一年到头,只有几套换洗的官服。
在他看来,免受金银财宝的诱惑,他才能有心思处理好政务。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刘禹锡受到重用,并带头反贪腐。结果他受到众多官员弹劾,很快就被贬至朗州。
朗州地处偏僻,住所简陋,生活条件很是艰苦。换作其他官员,从锦衣玉食到粗茶淡饭,定然苦涩难捱。刘禹锡却吃喝无碍,即便是野菜也吃得津津有味。就像他在文中写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只要灵魂不荒芜,身居陋室,也有一种简单的快乐。闲下来时,他还免费给当地孩童讲学,传道授业。短短几天的功夫,他便将贬谪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正如诗人戴复古所言: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房子是遮风挡雨的,不是衡量财富和身家的;衣服是用来保温的,不是来显示身份和地位的。当你的内心足够简单,哪怕外人眼中的简陋与寒酸,你也能感受到简约、朴素之美。
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亦有其乐。一个人真正的高贵,不在富裕的物质生活,而在于繁盛的内心。
社交极简
在读《刘禹锡传》时发现,刘禹锡为官一生,交友却极少。细细数来,不过是柳宗元、白居易、韩愈等几人而已。但他们彼此都志趣相投,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相互抚慰。
公元805年,刘禹锡因为改革失败而被贬谪。从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到偏远小吏,他官职骤降。过去那些向他示好的人,如今都对他避而远之,生怕受到牵累。就在他万念俱灰之时,正值春风得意的韩愈,却毫不避嫌,千里迢迢地来找他。
刚一见面,韩愈就把自己的诗,拿给刘禹锡欣赏。到了晚上,两人抵足夜谈,互相勉励。正是韩愈的陪伴,他才从先前的失落中走了出来。
到了公元824年,刘禹锡再次被贬和州。当地官员拼命排挤他,打压他,孤立他。多年好友白居易,恰好在邻州做官,得知此事后,他当即邀约刘禹锡把酒言欢。宴会当日,白居易召集了众多当地文豪、官员。他把刘禹锡请上主座,奉为座上宾,让他受人礼待。
喝至酣醉,白居易心疼刘禹锡的遭遇,他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知道你才高八斗,受点挫折也是正常,但整整被贬二十多年,实在是太多了。刘禹锡当即应和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听了你的诗歌,喝了这杯酒,有你这一番话,我又重新振奋了精神。
正像他在《陋室铭》中写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生就该如此,圈子不必太大,三两知己足矣。相聚时,聊聊家常;一个人时,也能独享清欢。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圈子,简简单单反而更能享受友情的真挚。
作家周国平说:这世界有些这样的人,见了面就能感觉到一种默契,然后在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有三二好友,三观相合,脾性相投,就是人生至乐。
心态极简
刘禹锡有一位至交柳宗元。二人同年中进士,同年高升主持改革,也是同时被贬。可以说,他们二人前半生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但结果呢?柳宗元刚行至中年,就因为仕途不得志,抑郁而终。而刘禹锡却始终简单洒脱,一直活到古稀之年。其中关键就在于,两人不同的心态。
不论面对何种打击,刘禹锡都从无过多的思虑,只管乐观地活着。公元805年,刘禹锡被贬,风光无限的生活急转直下。不仅丢了官,一家老小也要跟着他四处受苦。若是其他贬官,定然要一路感慨自己的悲惨遭遇,诉说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刘禹锡却站在瑟瑟秋风里,放声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古往今来,文人都哀叹秋天太过萧条、凄凉,但我偏偏说秋日美景远远胜过春天。什么人生失意,什么被贬放逐,只要想得开,所有的杂念统统不复存在。
后来,在贬谪路上,他遇到了好友白居易。白居易看到他从以前的意气风发,变成了如今的满脸沧桑,不禁为他心生不平。他却一笑而过,大袖一挥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经几十载浮沉,他反倒越活越精神。在他眼里,再惨淡的日子也有枯木逢春的时刻,人生仍有无限希望。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曾说:心里没有杂念,简简单单、清清朗朗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时候,人不是败给境遇,而是先败给自己的千愁万绪。纠结得越多,束缚就越多;内耗得越狠,活着就越累。扫掉心上的杂念,持有简单的心态,任风雨再大,你也能保持一份淡然。
▽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开篇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的高度,水的深度,都是无法决定山与水层次的。同样,人生幸福与否,也跟贫富无关。在他看来,再简陋的房子,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已然足够。再卑微的官职,能造福三两个百姓,内心也是快乐的。
这篇刘禹锡生活最艰苦时写下的《陋室铭》,文不过百字,却藏着他的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