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追星”史:2100多年前古人如何观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追星”史:2100多年前古人如何观星?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64276
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古人就已经发明了二十八宿圆盘这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这件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的漆器,不仅是中国浑仪的始祖,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赤道式天体测量仪器,领先西方1700多年。
这件漆器名为二十八宿圆盘,距今已有2100多年。它由上、下两个木质髹漆圆盘组成,两盘正中钻同心圆孔。上盘盘面标示北斗七星,边沿一圈365个小孔,代表星宿度数或一年的日数。下盘边沿刻有二十八宿星宿名及距度,用来指示天体的赤道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圆盘上所刻的二十八宿名和距度,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记载,最初由春秋战国时期甘德、石申提出。《甘石星经》早已失传,但其名称的数据却保留在这个盘上,使得二十八宿圆盘成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史的宝贵资料。
二十八宿圆盘的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二十八宿圆盘的上下盘同心地叠在一起,在中心小洞中垂直插入一根指针,作为定标。
步骤二:将圆盘卡入“支架”,支撑在阜阳地区,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指针指向北天极和地平面的夹角正是当地纬度。
步骤三:观测时,指针通过天体1,对应一个小孔;转动视线,通过天体2,对应另一个小孔。两个小孔之间就是天体1和天体2之间的赤道距离。
二十八宿圆盘及支架出土于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除了圆盘外,夏侯灶墓还出土了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圭表。圭表用来测定冬至、夏至和春秋分四个重要节气。两件天文仪器的发现,“暴露”了夏侯灶“重度天文爱好者”的身份,也侧面说明了阜阳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代表着西汉时期高超的天文观测水平。
从仰望天空到飞向宇宙,每一次飞跃都源自脚踏实地的努力。二十八宿圆盘凝聚着古人无限的巧思,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钦天监的前世今生:古代观星机构的现代职能
万科回应经营危机:降债千亿在望,高管质疑一一澄清
2025春晚无锡分会场全攻略:5大打卡点+文创市集,年味十足!
惠山古镇:春晚分会场的热门之选
2025央视春晚首设江南分会场,无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团,到底有多牛?
亚瑟最新出装攻略:35%冷却流让你主宰王者局
日本姓氏“大一统”:同姓制下佐藤将成全民姓
日本姓氏数量达14万,明治维新开启全民姓氏时代
日本研究:维持夫妇同姓制,500年后或只剩单一姓氏
家用加湿器在超声波技术和冷蒸发中该如何选选择
仿真技术优化飞机起落架设计,提升飞行安全性能
火车安全性能全解析:从设计到维护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多国客机事故致179人遇难,专家传授黄金90秒逃生法
冬天喝什么驱寒保暖?暖心饮品大揭秘!
哪些营销策略适合冬天的奶茶店?
喝“暖暖的”不如买“萌萌哒”?这个冬天“兴趣消费”有点热
营口地标美食:从海鲜到小吃,十种特色美食让你感受营口的味道
银行ATM跨行转账手续费标准全解析
史学大家吕思勉:编纂26册全集,近半为教科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演变:从贵族垄断到全民普及
2024秋季起始年级启用新教材,人教社详解编修重点
人教版数学教材全面改版:新增“数学游戏”,章节大幅调整
十种常见竹子的种类名称及图片大全
竹子在园林中的作用和寓意
宜春:纤纤翠竹里的财富经
常见的画竹方法,一文讲清楚
新疆旅游包车必读:6大建议确保安全,3条南疆路线任选
古城、清真寺、高原:喀什7大景点深度游
以写促疗:读后感写作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