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追星”史:2100多年前古人如何观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追星”史:2100多年前古人如何观星?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64276

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古人就已经发明了二十八宿圆盘这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这件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的漆器,不仅是中国浑仪的始祖,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赤道式天体测量仪器,领先西方1700多年。

这件漆器名为二十八宿圆盘,距今已有2100多年。它由上、下两个木质髹漆圆盘组成,两盘正中钻同心圆孔。上盘盘面标示北斗七星,边沿一圈365个小孔,代表星宿度数或一年的日数。下盘边沿刻有二十八宿星宿名及距度,用来指示天体的赤道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圆盘上所刻的二十八宿名和距度,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记载,最初由春秋战国时期甘德、石申提出。《甘石星经》早已失传,但其名称的数据却保留在这个盘上,使得二十八宿圆盘成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史的宝贵资料。

二十八宿圆盘的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二十八宿圆盘的上下盘同心地叠在一起,在中心小洞中垂直插入一根指针,作为定标。

步骤二:将圆盘卡入“支架”,支撑在阜阳地区,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指针指向北天极和地平面的夹角正是当地纬度。

步骤三:观测时,指针通过天体1,对应一个小孔;转动视线,通过天体2,对应另一个小孔。两个小孔之间就是天体1和天体2之间的赤道距离。

二十八宿圆盘及支架出土于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除了圆盘外,夏侯灶墓还出土了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圭表。圭表用来测定冬至、夏至和春秋分四个重要节气。两件天文仪器的发现,“暴露”了夏侯灶“重度天文爱好者”的身份,也侧面说明了阜阳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代表着西汉时期高超的天文观测水平。

从仰望天空到飞向宇宙,每一次飞跃都源自脚踏实地的努力。二十八宿圆盘凝聚着古人无限的巧思,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