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x361.cc/page/2024/1128/25497756.shtml

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舆论风波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敏感神经,诱发群众不安情绪。那么,食品添加剂是否对人体有害?在此,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解读,帮助消费者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根据2024年2月8日发布的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营养强化剂也包括在内。”

为什么要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加工业不可缺少的基料,在食品加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食品添加剂,一是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稳定的食物;二是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增强食品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三是改进食品生产工艺,提高食品生产效率,使食品制造工艺更合理、卫生、健康;四是促进食品品种创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添加到食品中的一定是食品添加剂吗?

在我国,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GB 2760—2024 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 大类,详见表1。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 多种,凡是不在GB 2760 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的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然而,在食品生产中,有些不法商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诸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吊白块等。非食用物质是国家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若添加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但非食用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为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安全,我国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否安全?

我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通过立法和制定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审批、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措施基本一致,有一套基本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和安全性评价制度。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凡是列入我国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均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经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审查,公开向社会及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确保其技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GB 2760—2024 中严格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例如,GB 2760—2024 中规定了糖果中蓝锭果红的最大使用量为2.0 g/kg,巴氏杀菌乳中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此外,GB 2760—2024 中也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因此,食品添加剂在合理、合规、按“标准”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食品添加剂能够提升产品品质,丰富食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危害消费者健康。一是“两超一非”的问题,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禁止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二是“不当搭配”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一种食品中往往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多种食品添加剂同时使用产生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可能对健康有害。三是食品添加剂质量问题,不合格或劣质的食品添加剂可能含有害物质,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四是长期摄入含有特定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可能引发慢性疾病。例如甜味剂被认为可能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联。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食品加工业的“灵魂”。然而,食品添加剂一旦使用不当,将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应加强科学研究,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特定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的潜在风险,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完善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行政监管的威慑作用,杜绝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现象,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影响。

消费者如何获取食品添加剂信息?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是食品标签的基础性标准,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GB 7718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GB 2760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或者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及具体名称。例如,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可以选择标示为:①丙二醇;②增稠剂(1520);③增稠剂(丙二醇)。若食品中添加了两种以上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可选择分别标示各自的具体名称;或者选择先标示功能类别名称,再在其后标示各自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需注意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命名规则应符合GB 26687—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的规定。总之,食品标签是普通消费者了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和种类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可以从食品包装上获取食品添加剂信息。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管力度、规范生产流程、强化质量控制,减少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会越来越好。

本文原文来自fx361.cc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